几人回到金銮殿。
牛金星和刘宗敏脸色并不是很好。
“上位,您真的要用明廷旧臣啊?”刘宗敏问道。
“刘将军,我知道你担心他们会霍乱超纲,你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
牛金星想要接着劝阻,朱元璋突然问道。
“牛军师,送往山海关的信应该到了吧?”
牛金星点了点头,“应该到了,不出三日那边应该就会回信。”
“上位,莫要担心,那吴三桂的家眷全在京师,他不归顺我大顺,咱们就杀他全家!”刘宗敏愤恨道。
“陛下放心,您已经给他封侯,咱们只需等待,山海关势必属于我大顺。”
朱元璋自然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如今大顺刚刚入京,山海关是阻挡北面鞑子的重要关口。
让他愤恨的是,大明最终灭亡也不是因为外来入侵,山海关修了两百多年,也没有阻拦八旗建奴对关内的劫掠。
想他大明军队成了任人欺辱任人宰割的羔羊,朱元璋心里隐隐作痛。
“山海关距离京师只有两天路程?”朱元璋突然问道。
“是的,陛下。”
朱元璋神色凝重起来,山海关距离京城如此之近,当初朱由检让吴三桂进京勤王时他们正在和周遇吉纠缠之中,这期间有七天的时间,吴三桂竟然没有抵达京师。
难道说吴三桂希望闯军攻陷京城,他好恃价而沽。
这让朱元璋不禁怀疑吴三桂这个人有没有归顺他们大顺打算。
“李岩,吴三桂有没有和建奴取得联系?”朱元璋问道。
“这个我们无从得知,松锦一站之后,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降清,他们之间应该会有书信往来。”
这更让朱元璋怀疑吴三桂是在恃价而沽,李自成出的筹码是封他为辽宁侯,并且还送了一万旦粮食过去。
“你们觉得吴三桂会归顺朕吗?”
几人被李自成的问题问的有些发蒙。
“陛下是说…吴三桂不一定会愿意归顺我们?”牛金星问道。
“他敢!他全家可都在我们手上呢!”刘宗敏呵斥道。
李岩说道:“陛下,您多虑了,他吴三桂就算不归顺我们,到时候咱们领兵讨伐收回山海关便是。”
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山海关战略意义太重要,不握在手里他根本无法安心,要是吴三桂串通清军,引清军入关,可就遭了。
朱元璋从李自成的记忆中得知,他们闯军现在兵力在二十万左右,其中三万在陕西留守,剩下的十几万其中一大半是投降的明军。
也就是说他能够动用的人也就在七八万左右。
闯军的战斗力他最清楚,和他之前的义军比起来还差几个档次,他们都是农民出身有的甚至身上连一把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要是真和清军打起来,闯军必输。
现在这个局面要是他们闯军输了一场,内部必将大乱,投降的明将搞不好也会趁机反水。
作为起义成功的朱元璋来说他敏锐的知道,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确定的人身上,特别是吴三桂这样的不忠不孝之人。
“刘将军,你即刻整军十万,挥师北上拿下山海关!”朱元璋突然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