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无弹窗网 > 第207章 进兵宿松(第1页)

第207章 进兵宿松(第1页)

第207章进兵宿松

“呼~”

听到鲁锦葫芦腰的比喻,冯国用顿时长松了一口气,他就怕鲁锦一路胜仗打下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一切的朝着西南的江西扎进去。

到时候不仅要和元军纠缠,说不定徐宋也会来插一杠子,三方混斗之下,必然没有好结果。

按原计划打江南就不一样了,江南富庶,粮食和人口都十分充足,关键江南的政治形势也比较简单,说白了那里只有敌军,没有其他义军的势力,只要打下来的,都能成为自己的基本盘。

而现在这个时候去打江西的话,只能无谓的消耗,最终把圣武军这半年好不容易攒的家底全部输光,然后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但是现在一看,自己这位主公哪里有恃功而骄的意思,分明冷静的可怕,对战略的分析,对战争发展的走向,判断的也极为精准。

想到此处,冯国用顿时笑了起来,当即道,“大帅既然初心未改,又何需向臣问策。”

“哈哈哈哈,还是先生懂我。”鲁锦闻言立刻就笑了起来。

冯国用见状又道,“大帅想要拿下安庆全路,然后对南转而防御,向臣问策无非是想有人支持大帅,帮大帅坚定决心而已。”

“对,正是如此,先生有何建议?”鲁锦点点头表示赞同。

冯国用这时掏出地图,开始跟鲁锦分析起来。

“只拿下太湖和望江一线,没有天然险隘阻隔,两县又相距太远,无法互为援手,是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的,绝对无法坚守。

“因此大帅若想长久占据二县,必须继续向南进兵,至于拿下宿松,以雷水河跟大雷池为界,才可长期坚守,而且还不用在后方屯驻太多兵力,只需在宿松、太湖、望江、安庆驻兵即可,后面的潜山和桐城二县,都可以不再驻军,把兵力全都推到外线即可。”

鲁锦看着地图,想了想才说道,“如果在宿松驻一个团,那太湖不就成了后方,太湖应该没必要驻守太多兵力吧?你担心有人从太湖西面打过来?”

“正是如此。”冯国用颌首赞同道。

安庆路的太湖县就在大别山的东南方山脚处,大别山在这里伸出来一条余脉,余脉和大别山本体之间形成了一道‘土’字形的峡谷,太湖县就在这个‘土’字形峡谷的底部。

后世这个峡谷被水淹没,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湖泊,现在叫‘亭湖风景区’。

然而这个亭湖此时还没有形成,峡谷内是没有水的,完全可以供大军通行,从而突然出现在太湖的西侧。

若是这个口子不堵上,那不论是江西的元军,还是湖北的徐宋,都有可能从这个峡谷中突然出来,然后直插安庆防线空虚的后方,所以这个峡谷必须堵上,不堵不行,如此一来,兵力就不能太少了。

除非,在这个峡谷最窄的地方筑一个棱堡,才能用最少的兵力堵住这个口子。

就在鲁锦想着用什么办法才能少占一点兵力的时候,冯国用又帮他分析道。

“想守住这条防线,宿松最少要驻军一个能打的主力团,另外还需在大雷池的蜂腰处筑一炮台棱堡,还要在雷池设一水寨,等敌人进攻时,水师可以在雷池上往来驰援,偷袭敌军侧后。

“如此一来,仅雷水、宿松、雷池一线,最少就要布置两个团的兵力左右,望江则要用来防御江东之敌,同时也是防御江西或徐宋之兵可能的顺江而下,因此也要最少放一个团。

“再就是太湖,太湖西面的山间峡谷,可以在最狭窄之处设一棱堡,只需一个营的兵力,就能挡住敌军数万大军不能东出,但太湖也不能空置,必须留一个团驻守,一来可以看守山中关隘,二来若是前方宿松和望江出现危机,太湖也好出兵支援,若按大帅的说法,那太湖就是预备队。

“最后便是安庆,安庆乃安庆路首府,更是重中之重,少说也要驻军一个团。

“因此大帅若想长期坚守此地,必须准备出四到五个团的兵力,且不能影响其他方向的行动,大帅若能拿出这些兵力,那就可以守,若是拿不出这两万人的兵力,那臣还是建议退回皖水一线,按原来的计划布置防御。”

听到冯国用的分析,鲁锦站起身在堂内踱起了步子,一边走一边思考,想要坚守这条防线,四到五个团的兵力显然是合适的,而自己现在能拿出多少兵力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