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真的吗 > 第六章 夷陵之败21(第4页)

第六章 夷陵之败21(第4页)

朱然救下孙桓,见他箭伤不深,令安顿好了前去医治,自领本部兵马继续追赶,他知道先主就在前方,唾手可得,死死的咬住廖化、关兴、张苞不放。翻山越岭,紧追了数十里。

前面就是熟悉的秭归城,是自己多次逃亡的终点,如果这城有一千吴军,那么先主的性命、自己的狗头,就断乎难保了。

好在前面又见到了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旗帜。旗帜上大大飘扬着那个“赵”字。

赵子龙银枪白马,对廖化等人说:“元俭、关张吾侄,陛下就在前方,你们不要在秭归停留,护送陛下去白帝城安置。我来对付吴狗。”

廖化赶紧抱拳。

放过了廖化等人,挡住了朱然的去路:“吾乃常山赵子龙,吴狗还敢近前否。”

常山赵子龙的称呼,足以让吴狗胆寒了。

朱然也不答话,上前邀战,但是赵云枪法极为精湛,舞如梨花,让人完全分不清虚实,只几个回合,便刺伤了朱然的右肩,朱然落荒而走。吴军见他神勇无双。不敢应战,只好在山下扎营,等待主力到来。

盘桓了几日,陆逊率领众将追到了秭归城下,见城中旌旗飘展,城外山上也多有蜀军旗帜。

陆逊观察了一会,说,即刻攻城,这里没有蜀军主力了。

果然那日赵云刺伤了朱然,吓退了吴军,早引兵而去。

吴军拿下秭归,在陆逊的带领下,继续向西出峡口,来取白帝城。

话说先主终于脱困,走到了白帝城,李严率后军主力在此接应,接进城去。

此时孔明已经派简雍到军前来接先主,并令东州军集结于白帝城之下,准备抵御陆逊。孔明已经亲率益州剩余的部队增援白帝城,正在行军路上。

又有邸报来,从东吴传来的战报看,夷陵一战,除了跟随先主一路逃回的三千多残兵,东征军中除了后军赵云、李严部安然无恙,六万精锐,再加上蛮兵两万,全军覆没。冯习、张南、傅彤、程畿、赵融、沙摩柯均战死。杜路、刘宁投降。

黄权正在临沮前线,因为夷陵丢失,后路断绝,不愿降吴,向北降魏国去了。

马良力战不降,最终也自刎而死。

听闻白眉已死,廖化大哭,亲自为他设衣冠冢于白帝城,日夜招魂。

这一日赵云率部曲回来了,他劝先主说:“今番陆逊得了秭归,已引兵来攻白帝城。不如移驾回成都,留臣和李严在此拒守。”

先主叹道:“朕当日不听丞相、子龙之言,才有此败,后悔无日。”

“此地是入蜀咽喉之地,若丢失,可沿江而入巴蜀,朕必须亲自守之。”

廖化劝道:“陛下,以古以来,从没有天子守国门的道理。”

先主坚定的说道:“陆逊要来战,我们就在此作战,朕纵横天下数十载,几番沉浮,但却从无所畏惧,今番即使大败,但却一步也不西行。”

他突然的想到了什么,颇有些悲凉的对关兴、廖化说道:“兴儿,廖化,朕最终未能履行承诺,为吾弟报仇,你们可不要怪朕。”

关兴、廖化二人都流涕叩首。

陆逊这一日带众将来到白帝城前,见峡口乱石滩临山傍江,一阵杀气,冲天而起,隐约见有蜀军依乱石布阵于此,布局如精妙棋局,八方围合,防守如铜墙铁壁。内八卦阵,外奇门阵,变化莫测,似乎无从破解。他问:“这是何阵?”

有探马回报:“问过当地土人,据说是孔明当年布下的八阵图。”

陆逊勒马回顾众将说:“孔明我不如也,此阵必有蹊跷,三军不可轻进。”

又见远处白帝城头,旌旗招展,皇旗醒目,军势复振。显然先主正据守于此,并未向西退去。

陆逊笑道:“刘备胆气值得钦佩,竟然自己统兵守国门。”

令全军撤回荆州。

韩当、潘璋、骆统阻止道:“刘备兵败势穷,困守一城,正好乘势击之,顺便拿下西川;今见石阵而退,为何?”

陆逊说:“诸君不知,我并非惧怕阵法,只是我军若深入西川,跟刘备深入西陵一样,吃尽地理之亏,一旦用我军夷陵之策对我,我就会犯跟刘备一样的错误,进又不能,退又不得;今白帝城刘备手下尚有赵云、李严、廖化等骁将,蜀军哀兵,很难速克,诸葛孔明肯定正在发兵驰援。况且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我军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