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苏尘五人,将刚才胡商与中年男子的交谈过程尽收眼底。
长乐公主看向苏尘打趣道:“苏公子……不妨将那琉璃宝灯买下?”
“你小声一点,别让老板听到了!”苏尘摇摇头,小声说道,“太贵了买不起,我们去找便宜的!”
五人已经走到胡商跟前,长乐公主很同情瞅了一眼胡商摊位。
玻璃、猪肉都和苏尘有着莫大关联。
“飞天灯!”一位少年郎踩在木箱上举灯高呼:
“写上心愿直上九重天,玉帝老君瞧得见,保佑郎君科举高中,保佑娘子觅得如意郎君!”
少年郎中手孔明灯薄如蝉翼,灯罩在微风下鼓胀,烛光摇曳好似蠢蠢欲动要冲上九重天。
少年郎推销之词深得长乐公主之意,她推着苏尘在那少年跟前停下。
苏尘二话不说,开口问价:“兄台,孔明灯怎么卖!”
孔明灯做工看上去不是太复杂,苏尘认为价格应该不贵。
超过十块钱一盏,苏尘掉头就走。
另外,苏尘感觉卖孔明灯的少年年纪不大,最多不超过二十一岁。
而且不像生意人,倒像是个读书人。
书生气很重,又像会点拳脚功夫。
否则单脚站在不足三寸宽,竖着的木箱上一般人很难立足。
少年见有人上前询价,双脚落地,将手中的孔明灯递给苏尘,拱手一礼:“足下且看看天灯可否合意!”
‘足下’是个很客气谦让用语,表示我在低着头看着你的脚说话。
少年从未听过孔明灯,当下也没有所谓的孔明灯。
飞天灯西汉时常用于军事,作烽火传递讯息之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效仿。
放飞天灯祈人归,百姓以此祈福许愿。
“孔明灯做工还行很轻巧,多少钱一个,便宜点我买五个!”
苏尘很有钱,但身上没钱。
小兕子下意识摸了摸挎包,那里面藏着一笔巨款。
除了长孙皇后给的两百五十文,小兕子还有一百多文私房钱。
少年郎打量着苏尘,实则为不知如何开价。
他是从江南道吴郡而来,进京参加秋闱科举的考生。
富读书,穷习武,穷书生进京赶考只会出现在戏曲中,有条件读书的人就没有穷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陆侑谦也算是个奇葩,来到长安不到一个月,便花光了所有盘缠。
前半个月天天混迹平康坊各大热闹场所,后半个月免费住寺庙。
看到长安城到处使用纸币,误以为是借贷凭证,他也想去搞点纸币来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