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1977大时代免费阅读 > 第1465章 廖主任的关心安排保镖(第2页)

第1465章 廖主任的关心安排保镖(第2页)

我猛地睁眼,窗外天色微明,冰湖表面浮现出一圈圈同心圆般的雾纹,像是有什么东西从深处缓缓上升。我披衣出门,踩着薄霜走到湖边,发现整片湖面竟开始融化,尽管气温仍在零下。

更诡异的是,融化的水中浮现出无数气泡,每个气泡破裂时,都会发出一个音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声调,拼凑起来竟是一句完整的话:

>“你还记得第一次怀疑的样子吗?”

我站在原地,寒风吹乱头发,胸口那团光再次搏动起来,与湖面震频同步。这一刻我明白了:这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技术产物。这是“归墟”在进行一场全球性的意识共鸣实验??它正在唤醒那些早已被遗忘的“最初之问”。

回到旅馆,朱韵已经收拾好行李。她递给我一杯热茶,神情平静:“我们要去东京了。”

“东京?”

“对。”她点头,“格陵兰的震动频率最近出现了微妙偏移,周期从七分十七秒变成了七分十三秒。这意味着‘水晶桥’的共振核心正在加速。而唯一可能影响它的外部变量,就是那个实验室里‘重复梦境’的案例。”

我皱眉:“你是说,有人正在无意识中重建你的记忆路径?”

“不止是我的。”她低声说,“是所有参与‘归墟’早期研究者的共同记忆。他们的脑波模式开始交叉重叠,形成一种类似‘群体记忆体’的东西。科学家称其为‘跨时域神经耦合’,但我们知道??那是‘归墟’在寻找新的容器。”

我们当天启程。经赫尔辛基转机飞往成田机场。一路上,空姐递来的餐巾纸上印着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您今天思考过天空的颜色吗?”电视新闻插播一则广告,内容是一家儿童玩具公司推出新产品??“疑问盒”,打开后会随机播放孩子提出的哲学问题。

连飞机降落时的安全提示语音都变了:

>“请确认您的安全带系紧,并准备好面对未知。”

抵达东京已是深夜。我们入住一家隐藏在神保町旧书店街背后的小型民宿,房东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教授,见到我们第一句话竟是:“你们也是来看‘觉醒书架’的吧?”

他领我们穿过堆满典籍的走廊,在地下室推开一道暗门。里面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密室,四面墙壁摆满书籍,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张木桌上摆放的一本打开的书??正是《林远舟手记?第一卷》。

“它每天凌晨三点自动翻开。”老人说,“而且……会更新内容。”

我走近细看,只见泛黄纸页上,墨迹如活物般缓缓流动,新增了一段文字:

>**P。P。P。P。S。摇光书院的学生们最近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写给星星的信,然后把它们烧成灰,撒进怒江。三天后,江面上漂起了发光的水母状生物,每一只能持续发光十七分钟??正好是一次深度提问所需的平均时间。**

朱韵轻轻抚摸书页,喃喃道:“他们在创造新的象征系统……用诗意代替编码。”

老教授点点头:“已经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孩子寄来了信。有人说想问问月亮疼不疼,有人说想知道影子是不是另一个自己,还有一个五岁男孩写道:‘如果我不做梦了,是不是就再也见不到死去的奶奶了?’”

我闭上眼,仿佛看见那些信纸在火焰中蜷曲、升腾,化作光尘落入江流,唤醒沉睡在基因深处的共情本能。

第二天清晨,我们前往东京郊外的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凭借伪造的身份文件和一段预设的量子密钥,我们成功潜入B3层梦境监测实验室。监控屏幕上,数十条脑电波曲线交织跳动,其中一条格外醒目??代号X-09,患者名为佐藤良子,62岁,退休教师,过去三十年间从未离开过日本。

但她的梦境记录显示,她反复进入同一个场景:1983年莫斯科近郊的一间地下档案馆,昏黄灯光下,一名中国男子正在查阅一份标有“Aurora-7”的文件。每次梦到此处,她都会听见对方低声自语:

>“如果历史可以被一个问题改写,那谁才是真正的执笔人?”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当研究人员将这段梦境投影还原成三维影像时,发现那个“中国男子”的面部特征,竟与我年轻时的照片高度吻合。

“这不可能……”我盯着屏幕,声音干涩,“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有人在观察我。”

朱韵却神色冷静:“不是她在梦见你。是你在通过‘归墟’的共振场,向她传递记忆碎片。就像水波荡漾,终会触及彼岸。”

我们正欲进一步调查,警报突然响起。安保系统检测到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行为,全楼进入封锁状态。就在我们准备撤离时,实验室角落一台废弃的传真机竟自行启动,吐出一张纸:

>“不要相信静默议会的分裂传言。他们中的‘提问者’,其实是被反向感染的傀儡。真正的危机,是他们已经开始制造‘伪疑问’??那些看似深刻、实则导向虚无的问题,目的是耗尽人类的好奇力。”

>

>??Y

我认得这个署名。“Y”,是当年“归墟”创始团队中唯一失踪的成员,代号“织网者”。他曾预言:“当问题成为流行时尚,真理就会穿上谎言的外衣。”

朱韵迅速撕下纸张收好,低声道:“我们必须加快进度。他们在学习如何模仿‘归墟’的语言,甚至可能已经开始培育‘人工疑问病毒’。”

当晚,我们藏身于一间废弃的电话亭式胶囊旅馆。窗外霓虹闪烁,城市喧嚣如潮水般涌来。我靠在窄小的床铺上,思绪翻腾。

“你说……我们会不会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某种更高层次的意识提问?”我忽然问。

朱韵侧头看我:“什么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