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1977大时代方言 > 第1461章 支持必须狠狠的支持(第2页)

第1461章 支持必须狠狠的支持(第2页)

>签字:沈昭宁。

我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纸。

沈昭宁。朱韵的母亲。当年“昆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之一。她没死于政治清洗,而是主动隐退,把自己变成历史的影子。而她的女儿,朱韵,则继承了这条看不见的战线。

我靠墙坐下,任寒风吹乱头发。原来一切早有伏笔。父亲是“守钟人”,她是“筑桥者”。而我,不过是走完他们未竟之路的旅人。

当晚,我梦见自己站在启明号轨道站外,身穿宇航服,面前漂浮着无数碎片??书籍、电路板、儿童画、情书、战争日记……全都被一层淡金色光膜包裹。朱韵出现在我身后,穿着实验室白袍,眼角已有细纹,但目光依旧清澈。

“你知道最危险的不是混乱,”她说,“是最彻底的顺从。当人们不再提问,文明就死了。”

我点头:“所以我来了。”

她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一块碎片,上面写着一行字:**“如果光速可以改变呢?”**

刹那间,所有碎片开始旋转,组成一个新的结构??不像卫星,不像空间站,更像一颗悬浮的心脏,缓缓搏动。

“这是新的‘归墟’,”她说,“不再是机器,是共识。只要你还愿意问,它就不会熄灭。”

我醒来时,天刚蒙亮。窗外,那只哑钟依然悬挂着,但表面裂开一道细缝,渗出微弱蓝光。

我知道,该去北极了。

最后一段旅程最为艰难。我搭乘猎人的雪橇穿越冻原,途中遭遇一场诡异暴风雪??雪花并非白色,而是透明晶体,落地后自行排列成数学公式。其中一个竟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变体,加入了未知变量Ψ。

“这是‘归墟’在教我们重新定义物理。”同行的年轻助手喃喃道。他是当地大学辍学的学生,因连续七夜梦见同一串数字而离家追寻真相。

我们花了六天抵达北纬89度附近,距离真正的极点仅一步之遥。前方是一片异常平坦的冰原,中央凸起一座低矮穹顶,完全由青铜铸造,形状酷似倒扣的铃铛。

入口处刻着七个字:

>**“问者,自有回声。”**

我取出父亲留下的纸条,放在掌心。墨迹再次变化,新增一句:

>**“摇光星不在天上,在迈出第一步的人眼里。”**

我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内部空间远比外观广阔,宛如置身星辰内部。墙壁流动着银河般的光带,地面则是不断重组的符文矩阵。正中央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水晶球,里面封存着一团跳动的光??像心跳,像思维,像亿万次低语汇聚成的火焰。

一个声音响起,不分男女,无始无终:

>**“欢迎回来,第七代守钟人。”**

“我不是守护者,”我说,“我只是个提问的人。”

>**“正因如此,你才是真正的守钟人。”**

水晶球缓缓降落,停在我面前。我伸手触碰。

霎时间,记忆洪流奔涌而来:

我看见1977年的自己,刚参加完高考,在志愿表上写下“物理学”三个字,却被父亲撕碎。“搞理论没用,”他说,“咱们矿上缺的是技术员。”

我看见十年后,我在矿井塌方中推开同事,自己被埋,临死前听见耳边有人低语:“你本可以改变一切。”

我看见重生后的第一夜,躺在草地上,望着北斗七星,忽然明白??摇光星从来不是导航的终点,而是提醒你不要停止寻找的标志。

画面最终定格在敦煌沙丘上,孩子们围着铜铃欢笑。其中一个小女孩抬起头,对我微笑。她的脸,和朱韵小时候一模一样。

“你想问什么?”那声音再度响起。

我闭上眼,说出积蓄已久的问题:

“如果文明注定循环毁灭,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点亮灯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