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刑警日志精校版免费 > 第1971章 扩大勘察范围(第1页)

第1971章 扩大勘察范围(第1页)

王帅走进堂屋,看到张建国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脸色苍白,呼吸有些急促。听到动静,他慢慢睁开眼,声音微弱:“你们是。。。。。。谁?”

“我们是刑侦支队的,来了解一下情况,你从上周四开始就没去上班,也没请假,我们以为你出了事。”王帅语气温和,避免刺激到他。

张建国咳嗽了两声,说道:“上周四早上我哮喘犯了,想打电话请假,结果手机没电了,家里又没人,我晕过去之后,还是邻居发现送我去的医院,昨天才回来,还没来得及跟厂里说。”

王帅让小李联系送张建国去医院的救护车和主治医生,确认他上周四晚上确实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直到昨天下午才出院,期间一直有人陪护,没有作案时间,也不可能是阁楼里的死者。

“你在厂里有没有跟人结过仇?或者知道李大海有什么仇家吗?”王帅问道。

张建国摇了摇头:“我平时很少跟人打交道,就知道李大海欠了高利贷,经常有人来厂里闹。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厂里的人都挺本分的,没听说谁跟谁有深仇大恨。”

离开张建国家,王帅又走访了建国村的几位村民和张建国的同事,得到的信息都差不多????张建国为人老实,身体不好,没跟人结过怨;李大海虽然欠了高利贷,但只是躲债,没被人发现遇害。

下午5点,王帅带着队员返回化肥厂,此时杨林和杨森的现场勘查工作也基本结束。“王帅,排查得怎么样?李大海和张建国找到了吗?”陆川迎上来问道。

“找到了,李大海躲高利贷去了,张建国哮喘住院,都不是死者,也没有作案嫌疑。”王帅递上调查记录,“我们询问了李大海的邻居、小卖部老板,还有放高利贷的龙哥,确认李大海上周三就离开厂区,去广州躲债了;张建

国上周四住院,昨天才出院,有医院的证明,排除嫌疑。”

杨林接过调查记录,补充道:“现场勘查发现,阁楼的尸体为男性,年龄在40-50岁之间,身高约175厘米,身上没有身份证明,口袋里只有一枚化肥厂的旧工牌,上面的名字被磨掉了,看不清。尸体被帆布覆盖,周围有少

量散落的烟蒂,是红双喜牌的,地面上有一枚42码的皮鞋脚印,不是李大海和张建国的尺码。阁楼窗户的木板被撬开,推测嫌疑人是从窗户进入,作案后从正门离开。”

“旧工牌?”王帅皱起眉头,“难道死者是化肥厂以前的员工?”

“有这个可能。”陆川点点头,“我们已经联系了化肥厂的人事部门,调取了近十年的离职、退休员工名单,明天开始逐一排查。另外,技术科正在对烟蒂、脚印进行检测,希望能找到嫌疑人的DNA或身份信息。”

王帅看着远处的3号宿舍楼,心里有些沉重。一整天的排查下来,排除了两个失联员工的嫌疑,却没有找到任何与死者相关的线索。那个穿黑色夹克的龙哥,虽然出现在厂区,但有不在场证明;阁楼的旧工牌、“红双喜”烟

蒂、42码脚印,都是零散的线索,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

“陆队,我明天想再去厂区走访一下,重点询问十年内离职的老员工,还有负责打扫宿舍楼的保洁员,看看有没有人认识死者,或者见过可疑人员。”王帅说道。

“可以,另外,扩大监控排查范围,调取化肥厂门口、3号楼周边近一个月的监控,尤其是夜间的,一定要找到嫌疑人的踪迹。”陆川拍了拍王帅的肩膀,“线索肯定藏在细节里,别着急,我们一步一步来。”

傍晚的余晖洒在化肥厂的烟囱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王帅站在3号宿舍楼前,看着阁楼的方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死者是谁,不管嫌疑人藏得多深,他都要找到真相。阁楼里的尸体还在等待身份确认,而他,将带着

这份责任,继续在繁杂的线索中追寻,直到让凶手浮出水面,给死者一个交代。

晚上7点,王帅回到刑侦支队,把今天的排查记录整理好,又和技术科的同事沟通了烟蒂和脚印的检测进度。“烟蒂上提取到了部分DNA,正在和数据库比对;脚印的鞋底花纹是常见的劳保鞋款式,化肥厂很多员工都穿这种

鞋,暂时无法锁定身份。”技术科负责人说道。

王帅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翻开化肥厂的离职员工名单,密密麻麻的名字占满了好几页。他知道,接下来的排查工作会更加艰难,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藏着线索,每一次走访都可能接近真相,而这,

正是他作为刑侦民警的使命与担当。

同一时间,杨林和杨森正蹲在3号宿舍楼的阁楼里,勘查灯的光束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缓缓移动。按照陆川“扩大勘查范围”的要求,两人放弃了对尸体周边的重复检查,转而将目光投向阁楼西侧堆积如山的旧杂物和东侧破损

的窗户区域。“之前只盯着尸体附近,说不定关键线索藏在这些没人动过的地方。”杨林说着,用戴着手套的手轻轻拨开一根垂落的蛛网,蛛网黏着的灰尘簌簌落下。

阁楼的杂物堆得足有一人高,大多是化肥厂淘汰的旧桌椅、破损的劳保用品和卷缩的旧帆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层,显然已经多年无人触碰。杨森踩着折叠梯爬到杂物堆顶端,用勘查锤轻轻敲击着堆放在最上面的木

箱,“咚咚”的闷响说明箱子是空的。当他伸手去搬箱子时,手指突然顿住,“老杨,过来看看,箱子下面有痕迹。”

杨林立刻爬上去,两人小心翼翼地移开木箱,箱底原本被遮挡的地面上,几道浅浅的印记暴露在勘查灯的光束下。这是一串不完整的足迹,鞋印边缘有些模糊,但能清晰分辨出是42码的劳保鞋纹路,与之前在尸体旁发现的

足迹款式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