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急忙上前一步,将这位名义上的姑母,血缘上的堂姐扶住,让她不必跪拜。
“公主为大唐做出了巨大牺牲,这跪拜之礼就免了!”
金城公主感激不已,躬身谢恩:“多谢陛下体恤!”
随后,李瑛吩咐礼部备宴,热诚的对金城公主道:“不管姑母此行为何而来,咱们先用膳再议事。”
金城公主也不急着阐明来意,微笑道:“一切但凭陛下安排。”
一个时辰之后,丰盛的酒宴备好,除了金城公主之外,随行的尚东赞等数位吐蕃使者也受邀入席。
李瑛首先开口说了一些欢迎的客套话,最后举杯敬酒:“大军出征在外,宴席简陋,还望姑母勿怪!”
金城公主举杯回敬:“承蒙大唐皇帝厚爱,妾身感激不尽,这杯酒,妾身敬陛下。”
在一番客套话之后,金城公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将此行的目的如实相告。
“妾身无能,虽然入蕃三十年有余,然未能阻止两国刀兵相向,有负中宗皇帝所托,愧对大唐列祖列宗。
今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德盖四方,亲统大军来伐吐蕃,犹如神兵天降,终使吐蕃赞普尺带丹朱幡然悔悟。
故此,赞普特遣妾身前来觐见大唐皇帝,表达归顺之意,愿称臣纳贡,岁岁修好。
惟乞陛下宽宏大量,赦免尺带丹朱不敬之罪,令其世世代代永为大唐镇守边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完金城公主这番话,李瑛总算确定了金城公主是代表吐蕃来投降的,而不是来求和的。
求和是在相对平等的情况下,劣势方向优势方请求罢兵休战,两国恢复睦邻和好的关系,而不会提出称臣纳贡的条件,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李瑛也不客气,随即询问尺带丹朱投降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这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
金城公主随即把尺带丹朱的条件托出。
吐蕃愿意向大唐称臣纳贡,但恳请保留吐蕃国号,吐蕃愿意接受大唐向吐蕃派遣官员治理地方,但请给吐蕃王室保留参政的权力。
“呵呵……”
听完尺带丹朱的条件,李瑛捻着胡须沉吟。
战局发展到这种地步,大唐皇帝御驾亲征,四十万唐军合围逻些城,吐蕃已经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本,李瑛自然不会同意保留“吐蕃”国号这个条件。
吐蕃不像西域那些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国,可以设置安西都护府实行羁縻统治,吐蕃是个拥有将近五百万人口的大国,而且地处高原,如果发生动乱很容易封锁险要,清除境内的唐军,从而实现复辟。
要想彻底掌控高原,必须把吐蕃贵族迁到中原地区定居,彻底消灭吐蕃王室对高原的影响力,派遣汉人官员管理地方,才能逐步让高原上的居民接受汉人文化。
所以,尺带丹朱妄想保留吐蕃国号,以大唐的藩属国存在,这个条件根本不能让李瑛接受。
“姑母啊!”
李瑛思忖了片刻,缓缓开口,“你也是李家的血脉,是我们大唐的公主,朕在这里就与你坦诚相待。
尽管朕很想卖姑母一个面子,但朕作为大唐皇帝,就要为大唐社稷考虑,为大唐的将来考虑,为大唐的万民考虑。
如果赞普诚心归顺大唐,朕定然以亲王爵位相授,让他选择全国任一地方作为封地,并且世代承袭,子孙罔替。
但赞普所说的保留吐蕃国号,共同治理高原,这两项请求,恕朕不能答应。
如果姑母站在朕的立场考虑,你就会理解朕,如果换了赞普坐在朕的位置,相信也会做出相同的抉择!”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盛唐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