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刘楚的支持外,在洪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同样是支持对淮南强硬的,这便是行军司马陈象。
陈象深受钟传信任,在钟传病重时,江西的政务都是由他和钟匡时一同处理的。
不过此人才能虽然有一些,但为人十分贪鄙,在钟匡时许下重利后便彻底投靠了他。
有了这两人的大力支持,即便节度使府中还有很多人反对他,但也无济于事了。
镇南节度使府中。
随着钟匡时成功压倒反对派,执掌大权,钟传的丧事办理总算走上了正轨,开始按照应有的礼制进行。
而钟匡时也开始为他成功登上江西之主的位置自鸣得意。
然而就在他最为得意之时,一个突然而来的消息却仿佛打了他一个闷棍一般,让他感到要坐稳这江西之主的位置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吉州刺史彭轩和他的弟弟袁州刺史彭彦章公开宣布投靠了湖南武宁节度使马殷!
吉州和袁州可与虔州、抚州等地不同,这两州在钟传时代乃是能够有效控制的地盘;如今失去了这两州,再加上当初连钟传都控制不了的抚州和信州、虔州这三州,以及被他弟弟钟延规掌控的江州,如今钟匡时能掌控的地盘就只有洪州和饶州了!
至于军队,之前看上去似乎有十多万的江西大军,在这个大变之后就只剩下驻守洪州的四万人还能保证在他的控制之中,这与他当初设想的,可是完全不同!
“发兵讨伐他们!我要发兵讨伐他们!是谁给他们胆子竟敢公开背叛我?我才是江西之主,我才是江西八州的主人!”钟匡时怒不可遏,大声咆哮着。
当钟匡时怒气冲天之时,他的那位岳父,抚州刺史危全讽在得知钟传病死,钟匡时接位的消息后,这位割据抚州已经长达二十五年的老者只是笑了笑,然后对部下们说道:“钟匡时毕竟是我的女婿,就让他做三年江西之主吧,然后老夫当尽起大军夺取之!”
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讽的野心
危全讽可不是光说大话之人,而是真的打算这么做。
与钟传一样,危全讽也是在当年黄巢起义军进入江西时起家的,他占据抚州后,招怀亡叛,安抚士民,整顿社会秩序,修州衙,筑城墙,创庙学,弘佛教,百废俱兴,使民得以安居,政绩显著,深受百姓拥戴。
内部安靖以后,他便想要对外扩张势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取代钟传成为江西之主。
可惜他与钟传的几次战争都未能取得成功;如今钟传已经死了,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夺取江西的机会。
当然,他也知道淮南实力更加强大,而且他们同样看中了江西这块地盘;危全讽要想从淮南口中虎口夺食,取得江西之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让他觉得自己还有夺取江西的机会的凭仗,乃是南方各州的联盟以及江西复杂的地形。
首先一点,危全讽割据抚州二十多年,其在江西的威望仅次于已经病死的钟传,所以这次江西五州的同盟便共推他做了这个“盟主”,并且约定,将来若是赶走了淮南势力,就由危全讽来做这个江西之主的位置。
这样一来,危全讽就能掌控袁州、吉州、信州、抚州和虔州这五州的兵力,即便不算马殷的兵力,也多达近十万之众。
而淮南一方呢?
或许淮南的总兵力要比他们多得多,但总兵力多并不意味着能够投入到战场上来的兵力也有那么多。
据危全讽所知,淮南的北方防线还需要防备梁王朱全忠,这就意味着大量淮南军将被牵制在北方,剩下来的兵力最多能有五六万人可以投入到江西来。
此外,江西南部本来就多山,许多深山老林之地对外来人来说根本难以摸清道路,若是少量精锐军队还好说,但是大量军队的话,光是后勤补给就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当初钟传多次率领大军来讨伐他,就是因为后勤补给往往跟不上,所以每次讨伐最后都只能不了了之。
就像五年前的那一次,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抚州城中失火了,钟传不愿趁人之危,所以撤军回去,并且向上天祈祷不要降罪于百姓;但实际上,那不过是钟传的大军粮草不继,除了撤兵外别无选择的缘故。
而危全讽那时候也知道只要钟传在一日,自己就没有希望成为江西之主,所以这才借着台阶下,向钟传服软。
正是有之前的经验在,所以危全讽觉得淮南军出动十几大军来攻打他的可能性不大。
或许十多万淮南军他对付不了,但五六万淮南军,他还是有信心与之对抗的,并不担心淮南会威胁到他的根本之地抚州。
当然,如果淮南军只打下洪州,然后专心经营洪州的话,危全讽也同样拿淮南没办法,要想夺取江西自然也不可能。
不过他认为淮南军的主力不可能一直驻守在洪州,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北方那位梁王对于被淮南击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