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吴国的政策在下仔细研究过,虽然对于降将有一定的排斥,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是有很多降将在吴国受到重用。关键的还是看个人,若是能力强,又没什么野心,这种将领还是能受到重用的。只有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或者无能之辈到了吴国才会被排斥。”淳于晏劝说道。
他见霍彦威神色变幻,显然还在犹豫,当即接着说道:“将军既没有什么野心,过去的名声也很不错,论起能力来,将军的能力也算上佳,即便到了吴国又何愁不受重用呢?”
霍彦威默然,他现在已经被排斥在朝廷核心之外,朱友贞并不怎么信任他,张汉杰、赵岩等人更是对他没什么好感,可以说他对梁国朝廷是极为失望的。
再加上梁国目前的局势的确如同淳于晏说的那样,处于大厦将倾的时候,所以他也知道继续留在梁国这艘破船上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这么多年来他效忠梁国,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再加上他手中握着数万大军,若是一战不打就投降,心里面也不会甘心,而且还会被人瞧不起。
所以他沉吟许久后还是摇头道:“先生说的本将都明白,不过请恕本将不能按照先生的建议来做。陛下让本将镇守南线,防御吴国,如今尚未与吴国交战就投降的话,这实在有违我的本意。”
淳于琼见此只好道:“既然如此,那将军就只能与吴军好好打一仗了。”
他知道一旦霍彦威下定决心的事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没有继续劝说。
“不过在打这一仗之前,将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提振众将的士气,不知将军打算怎么做。”
霍彦威顿时有些头痛,早在两天前他就收到了吴军北伐的消息,同时还得知下邑、县等地都已经失陷,目前吴军正在向谷熟进军。
从收到的消息来看,吴军的规模并不大,仅仅一万人,但谁都知道那不过是吴军的前锋罢了,后续的吴军到底有多少人大家都不清楚。
以吴军准备这么多年才骤然发动北伐的态势来看,吴军必然兵力众多,来势汹汹,不可抵挡;所以在得知消息后,不少将领都主张避开吴军锋芒,先退守开封等地,等其他各路援军抵达后再集中兵力发起反击。
当然,霍彦威也知道这些将领说的好听,但实际上不过是心中胆怯罢了。
实际上,不仅是那些部将们心中胆怯,便是他自己心中也很没底。
再怎么说,他现在手中都只有两万军队,而吴国到底出动多少人谁都不清楚,现在若是回援宋州,很可能一头撞上吴军主力,最终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所以便是他心中也有退避吴军锋芒的打算,只不过他作为主将不好将这种想法说出来罢了。
当然,军中众将也不是没有主张立即退兵防守宋州的,正是在这些人的坚决主张下,让霍彦威难以下定决心,结果这两天梁军一直留在华家庄没什么动静。
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汇报道:“将军,刚刚得到的消息,谷熟县已经被敌军攻占了,目前吴军正在向宋州进发。全彦将军派人前来向将军请求援军。”
霍彦威身子一震,随即摆摆手道:“本将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全彦乃是他的心腹将领,对他极为忠心,被他留下来防守宋州;如今全彦接连派人来请求援军,看来宋州那边的局势很不好。
目前摆在霍彦威面前的两条选择,第一条就是立即率军回援宋州,以他们现在和宋州的距离,若是全力行军的话一天时间就能到达;即便按照正常行军速度,也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赶到。
两天时间,以全彦的能力和城中守军的兵力,相信守住城池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若是吴军出动的兵力众多,他现在贸然率军前去救援宋州,很可能一头撞上吴军主力,到时候别说宋州难以保住,便是他自己都要损失惨重。
此外,众将的士气也是个问题,大家现在都惊慌不已,谁都不愿率军回援,以这样的士气和状态,能打赢吴军才是怪事。
除了回援之外,另一个选择就是像许多将领建议的那样,退守,保证自身的安全,等候后续援军抵达后在反击,想来那时候敌军的具体情报也搞清楚了,可以针对敌军的部署来做出应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乱撞。
但这个选择的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宋州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失陷敌手。
霍彦威沉吟许久,依旧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在这时,又有侍卫进来汇报:“将军,王彦章将军派人前来,说他已经率领大军南下支援,请将军先行率军救援宋州。”
“王彦章将军率军来援了?”霍彦威顿时惊喜。
他原本还以为以张汉杰的性子不可能立即率军前来,所以之前他没做指望这么快得到援军,没想到王彦章竟然率军来援。
他连忙问道:“可知道王彦章将军到底带了多少兵力吗?”
“这个……听说只有他麾下的右龙骧军五千兵力。”侍卫答道。
霍彦威顿时有些失望,五千兵力能成什么事情?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刚才他还以为张汉杰也率军前来,那样的话局势自然不同。
毕竟张汉杰作为朱友贞的心腹,一旦他亲自率军来援,在他的影响下,后续援军必然会很快到来;但如今不过是王彦章的五千部众前来救援,很显然张汉杰无意南下救援宋州。
这样一来,宋州这边要等到援军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