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的,这就是自己代价,后宫太复杂了啊。
看来啊,将来这么多军头,还是得分封出去啊。
最好是东南亚,周边的列国,实行改良版的实封。
像沐王府一样,给一部分兵权,朝廷再搭配文官,相互制衡。
不然的话,自己的后宫,有军队做靠山,肯定要乱成一团糟,永无安宁之日。
“哎”
“难啊”
“难难难”
、、、
想到这里,朱皇帝又深叹一口气,摇了摇头,吐出一堆难字。
半晌后,顿了一下,再看向下面,跪在地上,还在继续磕头的两个使臣,点了点头。
看着其中一个,大概50岁左右的老将,面带微笑,和蔼的说道:
“这位老将军”
“朕要是没猜错的话”
“你就是建平侯吧,延平王的族兄?”
没错,一眼就能看出来,中等身材,又是50岁左右,肯定是老武夫郑泰。
年纪对得上,外貌也对得上,常年跑外海,皮肤黝黑,只能是福建的海盗头子了。
是的,郑泰为了觐见朱皇帝,找到了马吉翔,求见了好几天,才有今天的见面。
另一个,安南郑氏的使臣,第二次朝见,就没那么麻烦了,直接找上了礼部程大炮。
如今,大明的鸿胪寺,是老武夫杀胚龙世荣坐镇,动辄顶盔掼甲,腰挎大砍刀。
藩国的使臣,都听说了那个老武夫,内心有一点点畏惧啊。
“吾皇圣明”
“末将正是郑泰,来自福建厦门”
“此番入朝”
“末将,是奉了延平王的将命”
“第一,是为了新年朝贺”
“恭贺陛下,新年安康,祝贺大明,国祚万年”
“第二,是为了厦门的战事”
“福建的鞑子,十万大军,嗜血残暴,磨刀霍霍”
“金夏两岛,孤悬海外,势单力孤,末将正是来求援兵的”
“咚咚咚、、”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了几天,终于见到了大明皇帝。
老匹夫郑泰,二话不说,先把自己的来意,先通报一遍吧,以免被朱皇帝堵嘴了。
上一次,郑氏朝见朱皇帝,仅仅派出了冯澄世,陈永华,刘高轩。
也许,上面的朱皇帝,认为郑氏的诚心不足。
那行吧,这一次,郑泰作为延平王的族兄,大明的建平侯,身份足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