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在推卸责任,毕竟内务府那边,我还有一摊子事要管。”
紧接着,广郡王又解释了两句。
宋郡王这才应下,表示全凭广郡王吩咐。
“陛下有没有提过右侍郎是谁?”
屋内再无他人,广郡王轻声问出一句。
“没有!”
“吏部那边也没有风声,我估计陛下的心中恐怕已有了人选。”
广郡王似在喃喃自语。
这话多少都有些揣摩圣意的嫌疑,宋郡王不敢接话,只能端起面前的茶杯掩饰。
广郡王的猜测是对的,就在这两位郡王谈话的时候,一人站在乾清宫内,正聆听皇帝的教诲。
他是沈亲王府的世子!
赵方望!
这位世子一直在打理王府的事务,直到前不久才被皇帝选中,处理一些杂务。
此人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皇帝颇为满意。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理藩院若能彻底发挥作用,可抵十万雄兵。”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说!”
“北边的游牧部落已经被梁王打残;南边的十几个小国也被越王死死压制;东边的矮人臣服于鲁王;只有西边的高原人,勉强算是帝国的邻居。陛下,这理藩院——难道是用来对付国内的诸侯?”
一口气说完,赵方望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命他直起腰来说话。
“你的疑惑,同样困扰着广郡王和宋郡王,他俩不问,完全是出于对朕毫无保留的信任。”
皇帝语速缓慢,字字诛心。
赵方望心中一惊,急忙跪下请罪。
皇帝笑着命他起身回话。
“朕这几句,不是在夸他们,也不是在责备你,你不必紧张。”
看一眼赵方望,皇帝温言抚慰。
赵方望嘴上说着不紧张,可心底早已提高了警惕。
“高原人只能接受帝国的统治,没资格与帝国平等对话。”
皇帝不再关心赵方望的内心活动,转而拉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高原将来的作用,是成为帝国西边的屏障,抵挡西方诸国的入侵。”
“朕不是不想将他们纳入帝国的版图,可考虑到目前的国力,和遥远的距离,帝国就算能将他们击溃,也无法完成稳定的统治。”
“同样的道理,帝国可以威慑南方诸国,但是也不能长期用兵。越国虽然有效的打击了他们,可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