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天竺和南天竺,他们对吐蕃是什么态度?”
别看天竺已经被吐蕃灭了中天竺和东天竺,其余各部的人还真不一定有胆子报仇。
这个民族的人很怂,只会瞎嚷嚷放嘴炮。
席君买禀报道:“回杜帅,吐蕃屯兵5万在曲女城、屯兵3万在茶镈和罗城、王舍城、那烂陀城、吠舍厘城、、迦摩缕波等十二城,各有大军1万上下。”
“除此以外,吐蕃还组建了8万的天竺藩兵。”
杜荷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发现吐蕃在天竺疆域屯了20万大军,加上8万天竺藩兵,一共有28万大军!
加上戍守吐蕃本土的20万大军,吐蕃此次征兵数恐怕超40万。
好家伙!
还真是穷兵黩武啊!
吐蕃只有250万人口,其国内的精壮男子也就40万上下,相当于壮年男丁都被征发入伍。
大唐要是也征发全国的男子,组建一支200万的大军,完全没有问题。
可这样做的代价很大,一旦兵败便会影响国运。
杜荷沉声说道:“吐蕃的兵力不少,我们得拉拢一个小弟过来,让他们给我们分担部分压力才行。”
拉拢小弟?
众人面面相觑一番,随后好奇问道。
“杜帅,拉拢那些小弟?”
目前还有兵力的藩属国,也就吐谷浑和高昌国等。
而这两个国家在吐蕃的北面,恐怕已经被李绩派人去讨要兵员。
杜荷微笑着说道:“吐蕃南部的尼婆罗国,近些年一直向我们大唐朝贡,而且其早就想挣脱吐蕃的掌控。”
“派人出使尼婆罗国,跟国王那陵提婆许诺,他能打下多少疆域,都算他的领地。”
尼婆罗?
众人听到这个弹丸小国,脸上全都露出惊愕之色。
在实力强横的吐蕃面前,这个只有十余万人口的小国,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杜荷看出他们脸上的疑惑,微笑着说道:“你们别看尼婆罗国小,他们可是豢养着7000余名骑兵。”
“有他们的参战,能牵住大量的吐蕃兵。”
由于他改变历史走向,王玄策没有第二次出使天竺,也没有借7000尼婆罗骑兵和1200吐蕃兵灭掉天竺的壮举。
虽说历史走向改变,可尼婆罗有7000骑兵之时并没有受到影响。
甚至骑兵人数会更多!
这帮将领听到尼婆罗国有7000骑兵时,脸色全都露出惊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