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学堂人员越多,规模越来越成熟。
一年后,已经不需要胡家母女亲自教学。
明智书肆。
王掌柜激动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账本最后的数字,眼神移到面前之人身上,目光钦佩。
“小姐,这还只是仅仅四个县的收银,若是再次扩张,那岂不是……,这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胡赳赳翻看着手中的手抄本,听着账本的数字,头都不抬。
“王叔,着人继续保持这四个地方的生意,暂时不要加大印刷量。”
“小姐?”
“王叔,不要引人瞩目。”
王掌柜作为老江湖,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罢了,罢了,总归是老了,少了一些谨慎。
“听小姐的,您放心。”
“对了。”王掌柜想起自己特别关注的几位学子。
“我在巡查书肆的过程,发现这几个地方真是人杰地灵,哪怕这农家子,也不乏资质出众之人,都按照咱们的规矩,给了他们照顾。”
“不光抄书价格上加了三成,购买咱们的书籍,还会减免三成,再加上时不时的以文换书,这也就是咱们用的都是自己的纸印刷的书籍,不然,可开不下去。”
胡赳赳目光一顿,微微抬眸,笑意尽达眼底。
“向学之路本无贫富之分,寒门亦能藏龙虎,岂能因窘迫藏了凌云志!”
她专门选的这四个县可不是随机来的。
王掌柜与小姐对视,顿时心领神会。
……
“寒门亦能藏龙虎!掌柜的,感谢您的一番教诲,待幸有所成,必定答谢。”
身姿单薄,却也笔直的小少年屈身,紧紧捏着用自己那粗鄙的笔迹换的书本,心中感激。
书肆掌柜摆手,“使不得,这可不是我说的,东家说了,些微相助,非为施恩,实是见你有向学之心,且安心读书,便不负今日。”
如此这般场景,不是独独一处的风景。
印刷术加造纸术的结合影响力不是他家现在能把握得住的。
女子学堂使用的纸本只是表象,而更多印刷的书籍会通过各种渠道到即将科考的学子们手中。
在她们有能力之前,就算有人发现她们学堂自己提供书本,也只会嫌弃的扭过头,不屑一顾。
心思再深一点的也只猜到她只是为了胡家的名声。
书香之家,总要无私奉献,不慕名利,这些品德就需要一些故事佐证。
创办免费女子学堂,很应景,也很符合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