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欢喜聚白酒52度500ml多少钱 > 第262章(第2页)

第262章(第2页)

赵春兰抚着肚子:“早晚有她后悔的时候。”

末了说了一事来:“你们还不知道吧,咱家那块地王大柱种了地瓜,他去服役后,来浇水补秧的是他大哥。”

杨应和听她说过,喜月倒是不知:“这可奇了怪,难不成那块地是种给他自个的?”

狗剩突然插话:“先前下工时看到王长明拎半桶水去地里,他拎着费劲我就帮了一把,听他说他爹走之前和柳婶子吵嘴了,吵的相当凶。”

“他大伯来帮忙,有时候还给他带吃的呢。”

欢儿凑过来:“咋感觉他们长久不了?是不是要分了?”

再是吵架,地里活总该管,对农人来说庄稼就是天大的事。

有人家打的再凶,该做活还是一起做活。

她这倒好,佃的地不管,意思岂不是很明显?

就是不分,勉强一起过,也没甚意思。

几人还没议论出个结果,院门外一道声音:“这里是杨家铺子吧?”

喜月扭头去看,就见是施宅的那个小厮。

忙迎上前,笑道:“正是呢,糕饼吃着可好?”

小厮递回食盒:“挺好的,我家大人说你们有心了,谢了,以后不必再送。”

言罢没有多留,转身去了。

喜月拿食盒去洗,不想打开盖子里面有一小块银子,忙又追过去。

这糕饼是谢礼,哪好收钱?

递出去,小厮推让不接:“这是老爷交代的,你别为难我。”

像是避之不及,他走的飞快:“你就收下吧,我是不会要的。”

喜月拿着银子回去,没想到事情竟成这样。

原是要表达谢意,这下成卖糕的了。

这可该如何是好?

怪难为情的。

杨应和道:“就这样吧,施老是清官,我们别去给他添麻烦了。”

赵春兰感叹一句:“我们是来对地方了,难得遇上这么好的父母官。”

想起自已爹娘哥嫂,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是不是安然无恙,有没有受苦受累?

是不是同样思念着自已?

家里一摊子事,就是想找家人都抽不开身。

想来他们为生活所累,同是有心无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