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出了公安部的门,陈旭和吴京才同时松了口气。
吴京感慨的对陈旭说道:“还得是你啊,要是我的话,这些话我哪里会说啊,指不定要折腾多久呢。”
陈旭当然知道,要是没有自己的话,这部电影一直到了2015年才开拍,2016年才上映,这时候事件已经发生了五年。
当时大家都差不多快忘记这事了。
陈旭也吐出一口气,“唉,这种电影拍的太累了,以后你想拍你就来,我可不再参与了。”
吴京的头也摇的和拨浪鼓一样,“算了算了,我也一样”
这种电影,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还是自己搞个电影好,起码没那么多人管自己。
结果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好多天,都到了11月份了。
连《误杀》都要过审了,刘跃进那边还是没动静。
陈旭索性不去管他了,先去干自己的事情去吧。
到了11月份,豆瓣选票的工作初见成效,相比之前的订单量,豆瓣选票的下单量一下涨了80多。
毕竟之前只是在北京周边做的活动,范围极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依靠饿了么和千亿奶茶,豆瓣选票开始在全国几十个城市一起铺开。
这还是受限于豆瓣工作人员太少,不能在所有城市一下子铺开。
要不然依靠饿了么和千亿奶茶的体量,100个城市一起地推,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这样的速度依然很快,最大的受限问题,估计是取票机生产厂家的生产速度了。
厂家也没想到豆瓣这么大气啊,上来就订了台机器。
这也幸亏是好几家厂家一起生产,这才勉强跟得上速度。
毕竟只要和上级院线机构谈好,然后地推人员过去,安好机器,培训一下影城人员,这家影城就算办好了。
而陈旭作为东日娱乐的老板,知名的电影大户,有他出面,谁会拒绝豆瓣的合作呢。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比如慈溪的欢乐小马影城,竟然还真的贯彻了李明的指示,真把豆瓣的地推人员给拒绝了。
李明消息也够灵通的,竟然打听到了陈旭在豆瓣的动作。
要不然,慈溪离着这么远,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事。
陈旭接到汇报,都乐出来了。
不是,就你小马奔腾家的那十几家影院,你和东日娱乐对着干?
陈旭直接忽略不计,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既然小马奔腾不愿意赚钱,那就别赚了。
自己不缺那十几家影院,影院也最好不缺自己的电影。
陈旭还觉得李明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自己不就没把剧本让给他们吗,至于吗?
陈旭当然不知道,里面其实有其他的内情。
除了上一次要买《匆匆那年》的版权,陈旭没卖给他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张艺谋。
当初,张艺谋和张伟平闹掰,最迫切追求张艺谋的三家公司,除了乐视影视和万达影视,另一家就是小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