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会,他打算广邀全世界赤色组织和工农组织参加,搞成开放式的会议,不再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搞。
郝玉米甚至恳请先生亲自赴苏,为他坐镇压场。
因为他很清楚,大胡子之后,先生在赤色阵营的威望无人能及。
这件事,郝玉米起初是没有想过的。
但当他结合天幕启示,深入反思后,惊恐地发现,正是他对大胡子那份过于片面和情绪化的“秘密报告”,在国内外的思想领域埋下了巨大的混乱和分裂的种子。
这无疑是导致未来阿苏分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想到未来那些人如何对待他和他的政策,他就不寒而栗。
他在高层内部商讨此事时,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但这反而坚定了他的决心。
敌人越是反对,越说明我干得对!
他看透了,那些激烈反对的人,很多是担心未来他们自身或其家族利用混乱攫取国家财富、成为寡头的路径被阻断。
将来的寡头,不是他们的儿孙,就是亲戚!
思想混乱,关他们屁事?
越乱,他们越好火中取栗!
郝玉米很清楚,即便是未来,那个赤旗落地的年代,阿苏境内依然有无数像保尔·柯察金那样怀着纯粹理想主义的人。
所以他决定绕过高层,直接走底层路线。
他与这些普通的“保尔们”交谈,坦诚自己的错误,说明重新全面评价大胡子是为了正本清源,阻止思想混乱,避免阿苏家走向亡国的深渊。
这些基层的“保尔们”被感动了。
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勇于自我批评的领袖,不正是他们理想中的样子吗?
人性便是如此,自己或许难成完人,但却真心愿意与君子同行。
这些理想主义者能动员起来的力量,是那些官僚难以想象的。
最终,郝玉米向顽固的高层发出了最后通牒:
“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只好和保尔们一起去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了。”
喜欢刷视频:震惊古人请大家收藏:()刷视频:震惊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