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假设。
有人天生就能看到“事物运行的规律”,有人天生就能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系”之间的“发现”、“整理”、“研究”、“归纳”后……
就成了“规律”。
就成了“道”。
有人天生就能看到“道”,看到“事”,但由于他过于弱小,所以他不能掌握“由道衍生的德”,由“事衍生的象”!
他也无法走学者路径,就算这个世界没有被污染,但因为他的“起点”,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他走学者路径,他也不能在一阶的时候,就去总结“关系”之间的规律!
他总不能在一阶的时候,就去干学者五阶甚至说六阶的活!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父亲?
你会怎么办呢?
看这个孩子天生入宝山,而一无所获?
怪自己不能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暗暗自责?
不!
凡事无绝对,任何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我的孩子是“眼”,他有“眼”可以去看见“事的运转”,“道的规律”,但是他没有一个好“身子”,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运用”事的运转,从而“掌握”象的产生!
按照事来衍生象,按照道来衍生德。
按照自己的意识来确定“事象”的产生!
这是……
造物!!
“造物?诶?等等,工匠路径的五阶职业者……叫什么来的?我之前好像在小肖硕的记忆中看见过…”
“等等,话题有点跑偏!”
想到这里,肖硕皱了皱眉头,接着看向前方,目瞪口呆的斡旋造化与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的五行明王,肖硕他…
撇了撇嘴说道:
“一为心,一为体!”
“一为眼,一为足!”
“一个,有发现“事”的权柄,但无根基之力!”
“一个,一步一个脚印,从“象”出发,一步步去接触“事”!”
“黄山黄海,黄海黄山!”
“终有一天,心神会重新回到肉体之中,事与象会重新凑在一起!”
“能看到“事”的人,会依据“事”,重新衍生,他所想要的“象”!”
“这……就是造物?”
“工匠路径的五阶…造物者!”
“所以……”
“黄山是旁观者路径,黄海是学者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