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直符使命看见了行者,施礼说道:“这些意愿乃是大圣劝善的功劳。”
行者问道:“你将这些文牒要送去哪里?”
直符使命说道:“直接送到通明殿上,给天师传递到玉皇大天尊面前。”
行者说道:“这样啊,你先前面行走,我应当随后再去。”
那直符使命进入西天门去了。
护国天王说道:“大圣,不用去见玉帝了。你只用往九天应元府,借点雷神,径自先去声雷掣电,还他就会有雨下了。”
行者真个就依了护国天王的话,进入西天门里,不上灵霄殿去求请旨意,而是调转云步,直接去往九天应元府。
看见那雷门使者、纠录典者、廉访典者都来迎着行者,施礼问道:“大圣怎么来了?”
行者说道:“有事要见天尊。”
三个使者立即为行者传奏。天尊随即走出九凤丹霞的大屏风,整衣迎接行者。
相互见礼后,行者说道:“有一件事特来奉求。”
天尊说道:“什么事?”
行者说道:“我因为保着唐僧,走到了凤仙郡,看见那里甚是干旱,已经许诺给他们求雨,特来告借贵部的官将到那里声雷。”
天尊说道:“我知道那里的郡侯冒犯了上天,立下有三样物事,不知道是不是该下雨哩。”
行者笑道:“我昨日已经去见玉帝请旨。玉帝派遣天师们引着我去披香殿看那三样物事,乃是米山、面山、金锁。只要这三样物事倒了断了,方才该下雨。我忧愁它们难以倒了断了,天师们叫我劝化郡侯等众人作善,以这些为‘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大概可以回转天心,解除灾难了。如今已经是善念顿生,善声盈耳了。刚才直符使者已经将郡侯他们改行从善的文牒奏上给玉帝去了,老孙因此特来造访尊府,告借雷部的官将去相助相助。”
天尊说道:“既然如此,就差遣邓、辛、张、陶率领闪电娘子,立即随大圣下降去凤仙郡声雷。”
那雷部四将随同大圣,不多时就到了凤仙郡境内,立即在半空中作起法来,只听到轰隆隆的雷声,又看见那些淅沥沥的闪电。真个是:
电掣紫金蛇,雷轰群蛰(动物冬眠)哄。荧煌(辉煌)飞火光,霹雳崩山洞。
列缺(指闪电)满天明,震惊连地纵。红销一闪发萌芽,万里江山都撼动。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整三年不曾听见过雷声看见过闪电,今日见到有雷声闪电,众人一齐跪下来,有的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声声善念,果然惊动了上天。正是那古诗云: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暂且不说孙大圣指挥众雷将,在凤仙郡上空掣电轰雷,使下方人人归善。
却说那上界的直符使者,将僧道两家的文牒,送到了通明殿,四天师传奏上灵霄殿。
玉帝见了后,说道:“那厮们既然有善念,去看看那三样物事如何了。”
话音未落,忽然有看管披香殿的将官过来报告道:“所立的米山面山都倒了。霎时间米面全都没有了,锁梃也断了。”
正奏报时,又有当驾的天官引着凤仙郡的土地、城隍、社令等神一齐过来拜奏道:“本郡的郡主和满城的大小黎庶之家,没有一家没有一人不皈依善果,礼佛敬天。现今启奏赐予慈爱,普降甘雨,救济黎民。”
玉帝闻言后大喜,随即传旨:“派遣风部、云部、雨部,各自遵循号令,去下方,按凤仙郡地界,立即于今日今时,声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当时有四大天师奉旨,传给各部即时下界,各自显示神威,一齐振作。
行者正与邓、辛、张、陶四雷将命令闪电娘子在空中调弄,只看见众神都到了,就合会在一块。那空中就风云际会,甘雨滂沱。好雨:
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cong)骤雨。
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全亏大圣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
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
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
槁苗得润,枯木回生。田畴(chou,田地)麻麦盛,村堡豆粮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