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吏部无人可调派基层官员的事,找皇帝也是没用的。
开科的事,朝廷倒是放出去了,也是引起天下一片哗然。
古代虽然通信不发达,但是架不住史可法办事利索啊,全部传讯兵都是八百里加急的跑。
务必要快速的把消息传遍整个南地。
同时开科的日子也非常急,丝毫没有要给众学子做准备的意思,就定在了六月底。
短短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就要让众学子赶到南京城来,能不引起天下哗然么。
能把开科办成这样,朝廷也是无奈啊,确实是没人用了。
这还是仅仅收回了八个州府,要是皇帝动作再大一点。
那到时候,恐怕就真要像皇帝说的那样,以武代文了。
这种断文官晋升之路的事,显然不是朝廷的众大臣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们才会表现的,比皇帝还要急迫,甚至是下了死命令,不惜花费大代价。
让各地官员务必配合各地学子,学子赶路所需一切盘缠全部由朝廷出,同时调动一切能用的上的人脉资源。
只求各地学子尽快赶到南京城来开科。
皇帝刚听到杜冠裳汇报的时候,是有点不高兴的,甚至是有点恼怒。
就因为自己提出的,以武代文,四个字。
朝廷就狗急跳墙一般。
皇帝认为朝廷这么干太急了,怕天下的学子会戳自己的脊梁骨。
毕竟开科这种大事。
古往今来怎么说,朝廷最少也会给三个月的时间,让众学子有个准备的机会。
三个月的时间,被朝廷给改到了一个月。
那接到开科消息的学子,除了在赶路的途中复习。
就丝毫没有任何时间准备了。
甚至远一点的地方的学子,只能是加急赶路,根本没有时间备考。
可谓是要临阵磨枪了。
不过皇帝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种时候,朝廷正缺人才。
临阵磨枪,也是对众学子的考验不是。
皇帝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让应天府丞,做好迎接各地学子到来的准备。
其他的事,既然是众大臣搞出来的,他就一概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