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张了张嘴,过了好一会才道:
“不好说。”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所以祖承训已经足够出色了,朕不怪他。”
“要怪,只能怪那辽东巡抚和总兵,竟然轻易被朝鲜人收买,在不了解敌人的情况下,就轻敌冒进!”
朱元璋越说,心中怒火越盛。
轻敌,实在是太轻敌了!
但凡知道入侵朝鲜的有十几万倭军,那么就肯定能明白,平壤城中最少最少也得有七八千倭军。
就不会做出让两千三百大明骑兵长途奔袭平壤城的蠢事!
朱棣连连点头,赞同道:
“不单单是辽东巡抚和总兵失职,还有那些朝鲜人也是非常愚蠢、可恨!”
为了让大明帮忙收复平壤,连平壤城里只有一千多倭军这种和实际数量差了十几倍的情报都能上报?
该死。
真该死啊!
朱棣恨不得跳进金幕里,一刀砍了这朝鲜国王李昖和那些朝鲜大臣的脑袋!
一旁的朱高炽默然片刻,突然叹息一声。
“祖承训逃回大明时,身边的骑兵似乎不到出发的十分之一了……”
这句话说出来,大殿中顿时变得一片寂静。
两千三百大明好男儿。
他们勇猛、强悍、善战。
他们一波就攻上了朝鲜旧都平壤的城头,还打开了城门,杀入了敌军大营。
他们满腔热血,为了大明而战。
但他们却因为情报和指挥的失误,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朱元璋沉默良久,哼了一声。
“反正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朝鲜王国了!”
朝鲜半岛,如今已经是大明王朝的领地。
就连倭国,也已经被大明所征服。
今后,平壤城再也不会发生金幕里的情形。
这,也是大明君臣心中唯一能感到欣慰的地方。
朱棣突然回过神来,怒气冲冲地开口。
“朱翊钧那个蠢材小子,他究竟在做什么!”
金幕中,朱翊钧坐在御书房,表情非常难看。
“两千三百精锐,折损了超过两千人?”
“号称只有一千倭军的平壤,却有一万多倭军?”
“混账,这朝鲜人怎么敢如此欺瞒朕!”
朱翊钧越说越气,说到最后直接摔了桌子。
在场的大明内阁、司礼监众人脸色也都相当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