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这小子说话总让人有点激动,朕一把年纪听完了都忍不住想要站起来砍死几个胡人了。】
【汉武帝刘彻:谢玄这孩子不错,朕喜欢。汉家儿郎要的就是这种风骨,要的就是这种气势!】
【光武帝刘秀:七万东晋军对二十三万前秦军,胜算还是很低,但却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谢玄给朕冲!】
【吴大帝孙权:谢玄狠狠地打,让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看看,谁说江东不能北伐的!】
【魏武帝曹操:别人能北伐,和你一个合肥都打不下来的江东鼠辈有什么关系?】
【吴大帝孙权:呵呵,曹阿瞒你别狂。若不是朕大发善心,你家夏侯惇、曹仁、张辽统统都得死在关羽手下!】
【魏武帝曹操:是吗?那你为什么要发善心呢?敢不敢说说具体内幕,让历朝历代皇帝评判一下江东鼠辈的厉害呀?】
弹幕很快演变成一场曹操和孙权的激烈骂战,并以两人分别被禁言而告终。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淝水以东的平原上,七万东晋军开始朝着河面而去。
“德舆兄!”何无忌笑呵呵地凑到了正带队前进的刘裕面前。
刘裕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何无忌。
“何兄,你怎么不去带你的队伍?”
何无忌笑道:
“我的兵都在这呢,今天这场仗,咱们两个一起行动,也好有个照应。”
刘裕心中有些嘀咕。
他出身贫寒,按照东晋九品中正制属于“下品”,何无忌则属于“中品”。
别看就差一个字,两人的提拔路径却因此天差地别。
刘裕在洛涧之战中亲手杀了八个人才晋升到统领五十人的队主,而何无忌只不过跟在刘牢之身边打了一圈酱油,也晋升到了队主。
下品豁出命去搏出来的大功劳,对中品来说只不过是刷个资历就能瓜熟蒂落的东西。
这还没算那些上品呢。
举个例子,出身东晋最顶级世家的王羲之,二十岁就被授予东晋朝廷秘书省“秘书郎”的六品官。
这个职位的行政级别大致等于一个十万人口的小郡郡守。
没错,二十岁刚刚踏入官场的上品子弟王羲之,他的级别是能和郡守大人平起平坐。
大部分郡守看在琅琊王氏的份上,还得对王羲之低声下气,生怕这祖宗不高兴引来琅琊王氏的打击。
而刘裕这个下品之人……别说是郡守这种级别了。
一个县令让刘裕跪下来舔靴子,那都属于是青眼相加,是刘裕祖坟冒青烟了!
更恶心的是,刘裕假如正常的当官,按照他的品级,这辈子都做不到六品官。
“九品中正制”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世世代代给门阀世家垄断官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任凭刘裕如何天纵奇才,就算他是天下第一聪明好了。
那他也没资格当一个在其他朝代都不算什么的六品官,能当个七品都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出身的不同,注定了命运的不同。
王羲之作为顶级门阀子弟,出生就站在了刘裕这种普通老百姓一辈子,不,千秋万载也无法达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