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渊玹身旁的人也泪流不止,他知道自己如果继续探讨剧情,反倒多余。
他只是静静坐在这里聆听这场时代的抑郁,想起方才的真嗣与丽的灵魂对话,想起剧中突兀插播的现实情景,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剧场版下半段的标题是【真心为你】。
在这里被《eva》触动着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因为某种原因,他们曾经沉溺在eva未解之谜的世界中,通过对作品翻来覆去的解析、探索、讨论,通过将情感寄托于其中的某个角色,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一个虚幻世界,尽情享受这种逃避的快乐。
作者用极大的诚意,想要唤醒他们,唤回他们。
虚渊玹是半个创作同行,他以作品为镜,观测观众、作家及自己的能力,因此总有些隔岸观火的看客式抽离。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伤体会远没有这里的人那么深吧……
今天,在这个影院,虚渊玹真切感受到了一部“映照现实”的作品的力量。
告诉人们,黑暗残酷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丑陋不堪的人性是能被看到的,仅仅是这一点,就足够激起观众的认同。
虚渊玹将一上来两条铭记于心,将其刻入自己的创作原则中……
……
剧场版上映后的一周,统计首周票房223亿日元,创下动画剧场版电影首周票房的历史记录,也是全类型影片中的历史第8,成绩斐然。
《eva》的创收能力与经济效益已经说得太多,连看晨间报纸经济版的市民已经感到厌倦,人们不再关心它还能再破什么记录。
与此对应的是,《eva》剧场版的舆论,又发生了一次小小的逆转。
原先大批谩骂诅咒抒发不满的死宅们突然大批次噤声,反而是之前的“声援粉丝”产生了不满。
他们认为作品依旧留有太多的困惑,尤其是结局的含义。
有些观众从其中某个角色的主观角度出发,有些是截取某一特定时刻的情感切片进行分析,还有些则是从更宏观的立意角度去解释。
无论哪一视角都存在着诸多争议,普遍都缺乏整体性和细节支持,批评家认为这还是原作的问题,上下文语境缺乏。
且无论怎样理解,这个结局呈现的意境依旧是消极的、悲观的,甚至比那个不明不白的tv版结局更让人难以释怀。
许多读者发表的观后感是:
“不知为何,看完剧场版后感觉更压抑难过了……”
“我以为tv结局中最后真嗣的笑,是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悲剧,然而剧场版中的客观现实告诉我,没有。
他只是承认了失败,也得到了解脱。”
“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梦……”
在不那么情绪化的社区里,大众的态度还是缓和的,观众们经历着作品终结的怅然感:
“作品的设定呈现是合格的,我喜欢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场面,至少这是个很好的答案不是吗?”
“解释清楚了,感觉结束了……我有些失落,之前咱们对于作品的深挖解析算什么呢?”
“说清楚也不是,不说清楚也不是,作者还真是难啊,哈哈哈哈。”
“说明作者很聪明啊,像这样模棱两可的结果不是也保留了咱们对《eva》世界的个人理解吗?”
“其实最后已经告诉大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