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只有老师发话了,那这件事情才算数;
如果老师没有表态,那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
“好好好,既然老师都说了你不会说脏话,那我们就相信你,你肯定不会说脏话的。”
娄晓娥笑着附和着说了起来。
“不过啊,你作为哥哥,也要以身作则,好好地教导弟弟,让他也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放心吧,有我在,弟弟也一定会跟我一样,不会说脏话的。”
娄小娥站在一旁,听着易晓这一番稚气未脱却又一本正经的言论,不禁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似乎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毕竟,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老师就是他们心中的榜样和权威,他们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妈妈,豆包是不是拉粑粑了,房间里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臭啊!”
突然间,易晓皱着眉头,大声地喊了起来,声音中带着一丝困惑和难以忍受的味道。
“估计是的,小豆包可能吃饱了,就要拉粑粑呀。”
“你要不要试着给弟弟擦粑粑呀?”
娄晓娥闻声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慢慢地走过来,语气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可以啊,妈妈,我是很愿意帮忙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弄啊!”
易晓显得有些慌乱,双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既想帮忙又无从下手的无助感。
从易晓的表情和动作中,不难看出,他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妈妈和弟弟,这份心意是非常真挚的。
其实,对于这些年纪尚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往往都是差不多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小、这么可爱的弟弟时,内心都会充满了喜爱和好奇,想要亲近和照顾这个小生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逐渐长大一些之后,或许就会开始对弟弟的一些日常琐事感到嫌弃,比如换尿布、擦粑粑这些事情,会觉得有些麻烦和不适。
这种心态的转变,也是难免的。
实际上,也是成长过程中很自然、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事情。
对于易晓来说,他可能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从最初的喜爱到后来的些许嫌弃,再到最后的理解和包容,这都需要一个过程的历练和成长。
毕竟,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而易晓也不例外。
“爸爸妈妈,我今天可以不去学校吗?”
孩子带着一丝恳求的语气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弟弟的担忧和牵挂。
“我想留在这里陪着弟弟,看着他,照顾他,让他不那么孤单!”
孩子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弟弟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