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风月应识我gl结局是还是he > 3040(第5页)

3040(第5页)

第33章暗涌◇

崔庸等人尽皆被下狱中,等洛州事毕,起解入京听候发落。

至于这些人会被如何处置,庄晏宁没空去管,她已将此处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写进奏疏,交由驿卒快马加鞭呈达天听,相信不久之后便会传来回信。

行佛大典前夜,庄晏宁从沈知蕴那里回来时还有些难过,等真正开始着手治理水患,才发现崔庸给她留下的烂账是一笔接一笔,她已着实没甚闲功夫去自哀自伤。

庄晏宁将原本属于刺史的若干要务交给了录事参军暂为代管,又命洛州下辖几个县的县令连夜赶过来商定治灾防疫之策。

她虽然只是七品的监察御史,但这次奉旨出巡,特许穿上三品以上官员才有得穿的绯色官服,都督检覆治灾各项章程,有着说一不二的处置权,崔庸一倒,明面上又有江尧平相助,下面的人自然都听命于她。

但无论长安或是地方,官场上男多于女,以往一股子轻视女官的歪风邪气仍然未散,兼之流言可畏,大家难免觉得这位天使年纪轻轻,相貌不凡,得位不正,恐怕没什么真本事,于是议事时虽然有问必答,但态度总是透出不自知的散漫。

好像自心底里不愿意听从她吩咐似的。

“大人想法甚好,却恐怕难以落实。”一县令道,“就拿开仓放粮来说,义仓的粮不要钱,消息放出来,家里不缺粮食的也要贪这小便宜,粮食是否发给了真正需要的人却不得而知。”

旁边的县令附和道:“非是吾等不体恤百姓,大人没当过地方官不晓得个中艰难,如刘县令所言,‘刁民’可不是白叫的,以往也是这么发粮食,从来都是乱糟糟的,更有甚者还恬不知耻地讨要起了酒肉蔬果,说我们是父母官,不该让自己的孩子享享口福么?”

一番话引来众人感同身受,抚着下巴苦笑起来。

刺史衙署内的公房彻夜通明,庄晏宁坐在上首,五个县令分列左右,角落还有一个书吏添舌润笔,默不作声地记录着这次议事的所有内容。

五个县令四男一女,大概是因同为女官,适才拜礼时庄晏宁多看了这位名叫明秋的女官几眼,这时又下意识地瞥向她,见她似乎不欲出声,便收回了目光,却听明秋忽然张了口:“两位明府或许可以试试往米粥里掺点沙子。”

那两位县令纷纷斥责她,要熬过天灾实属不易,怎可糟蹋粮食。

庄晏宁但笑不语,扼住宽袖,端起尚温的茶水自斟了一杯。

“真正没饭吃的人连树根都咽得下,自然不会在乎这些硌牙的沙子,想贪便宜的人却不会贪这硌牙的便宜。”

明秋向庄晏宁垂首道:“下官愚钝,只想得出这法子,以前也用过,的确有些成效。大人如觉不妥,还请降罪。”

“几位明府觉得呢?”

庄晏宁饮了一口茶,她身上衣服穿得一丝不苟,仅面部、脖颈与双手露出,却也被鲜艳的绯色官服衬得白皙似釉,眉目清清冷冷,仿若乱琼碎玉。

到底是京官,这样貌就生得不一般。

底下男官愈发坐实心中猜想,听出她话中偏颇之意,更想好好为难这位特使了。

“粥棚或可参照此办法,但是直接派发出去的米粮呢?也要往里头倒沙子么?”长相清苦,留着山羊胡须的县令嗤笑一声。

“粥里有泥沙还能将就,但总不能顿顿吃粥,吃粥是吃不饱的。”

“是啊,明县令真是大智慧,不如让百姓饿着肚子从沙子里挑米吃,恰可强身健体。”

明嘲暗讽,再继续下去怕是要吵架,负责记录的书吏慢慢停了笔,望向年轻的使节大人。

周遭吵吵嚷嚷,望过来的眼神都很不客气,明秋端正坐着,不发一言。

庄晏宁知道她心里约莫是有想法的,但这个时候说出来恐怕要成为众矢之的,这些县令不眠不休地赶过来,心里带着怨气,且不服她,又畏惧她身份,不敢下她面子,只好用明秋泄愤了。

说着笑着,连庄晏宁几时走下来的都不知道,说百姓可以强身健体的那位县令听见旁边人咳嗽,这才转过头来,赶紧正襟危坐,有些忐忑地握着拳头,觑了觑庄晏宁。

“张县令。”

“下官在。”

庄晏宁站在他桌案前,负手在后,却是说与所有人听:“崔庸前日在别业设宴,你去了罢?”

有几人都变了脸色,张县令张嘴便是解释:“下官前日来洛州是治下出了点事要禀告上官,逢崔庸相邀,只是吃了顿饭,很快就走了,未曾久留。”

“我没说什么,你何必紧张?”庄晏宁冷冷朝他看去,逼出他满头冷汗,“没错,刺史官压一头,考课成绩也是由刺史评定,诸位在底下办事身不由己,但此番救灾不力,你们究竟是不得不听命于人,还是有意为之也想从中捞些好处,想必心里清楚。”

诸县令立时跪伏在地,庄晏宁继续道:“当务之急是救济百姓,我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否则也不会叫你们过来。”

“陛下登基不久,不想因为这事闹得人心惶惶,不管你们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好好配合,都可以将功赎罪。”

说罢,她不管众人反应,自顾自回到案后坐下,望向那发愣的书吏:“呆着作甚?提笔记好。”

“明秋所言是个法子,照做即可。河堤与田舍大都被冲垮了,灾后重建需要人手,你们又说怕粮食发放不到位,不是正愁流民四处流窜没法安置么,那便以工代赈,百姓来干活,给他们生米麦粟。”

“病坊住不下就住寺庙,我住在清泉寺时见到空置的客舍仍有许多,出家人慈悲为怀,也愿意收纳这些没处可待的病人。”

“至于防疫……”

庄晏宁说到此处顿了顿,明秋道:“大人,下官这里有一个防疫的方子,是从前在青州任职时所得,里面有味药材是青州特产,洛州难得,不过前几日已烦劳负责病坊的医学博士改了方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