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景,同时在两条小道还有数个石桥上发生。
“退!”
“快退!”
义军中的将领们慌忙大喊。
撤退的队伍难免有些慌乱。
好在,义军这边也早有安排。
本就只是诱敌深入,他们自然会避免被朝廷禁军趁机打乱阵脚。
要是就因为撤退,而被朝廷禁军直接杀进大本营,摧枯拉朽,到时候就算夔州禁军赶过来,也无济于事了。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很少有人能够阻止溃败的大军。
而且,夔州禁军短时间内也给按不过来。
“拦住他们!”
梁烯、吴泾川、李剑天、老邓等高手也很快出现在战场上。
他们迎着那些吴钩、打更人中的高手,捉对厮杀。
这顿时给撤退的义军缓解了极大的压力。
而处在撤退队伍前头的义军将领也开始就地扎阵。
他们要先稳住阵脚,且战且退。
其实这样,未免不是个破绽。
撤退的时候太有分寸,就很可能被樊继祖等人看出来义军只是在诱敌深入。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除非义军舍得付出更大的代价,或者,冒更大的凶险。
朝廷禁军到底还是很快杀到河对岸来。
他们和撤退队伍最后面的义军厮杀起来,局势不出意外是接近于一面倒。
“好!”
这让得在河对岸亲自督战的樊继祖等人也是振奋不已。
并没有人提出来义军是否有诈。
倒也不是被胜利冲锋了头脑。
而是这些时日以来,义军虽然始终没有攻破他们的防线,但战术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樊继祖等人之前说义军不过尔尔,也有刻意轻视的原因在里边。
虽然此刻梁烯等人很快就杀出来,但最后面的这些义军慌乱、溃败是真,他们也就没有多想。
而且,眼瞧着战局在朝着他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他们就算是心有怀疑,这个时候,估计也会自己说服自己。
夜色悄然间笼罩了大地。
在梓潼河的西岸,到处都是火把在摇晃。
如朗朗星空般的火把,几乎遍布整个西岸。而且从东岸那边,还不断有密集的火把向着这边靠拢。
原本双方对峙的局面彻底被打破。
义军最前沿的防线全面失守。
军中众将按照既定的方针,率领主力向着吕梁所在的大本营收缩靠拢。
各军都是且战且退。
樊继祖那边,则是不断地将更多的兵力压过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