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我不是曹睿 李一振 > 第89章 克定祸乱曰武下(第1页)

第89章 克定祸乱曰武下(第1页)

汉水从上游奔涌而下,经过狭窄的沔口后,从此直入大江,三月水势平缓,但在此处也显出了几分湍急。

沔口左岸上,武卫军王颀部已被曹真调走,李基部尚在此处打扫战场。此处江中军情已被王颀紧急禀报大将军曹真,曹真听闻沔口战事临危,引五百骑从却月城东的攻城部队中亲自来看。

那是大魏领兵一万的楼船将军,那是水军相争的要害之地,那是大魏雍丘王,武帝亲子!数十年来,曹真由于立场相争与曹植之间素无联系,甚至颇为厌弃。但今日战事正紧,彼辈正在死战,又有什么往日恩怨放不下呢?

五百骑兵护着曹真匆匆驰到沔口处,曹真勒马停住,定睛朝着江中望去,却被眼中所见之景惊得张开了口:

三艘高大宽阔的楼船在沔口处调转方向渐渐横置,每船各有数十水军士卒在船头、船尾处先抛系缆绳,再链接早已准备好的铁锁。

与此同时,三艘楼船同时停锚驻下、又将船侧拍杆木轴击下,使之从船沿落入水中,起到类似船锚般的作用,且边上船只还有水手乘舢舨拖着缆绳向水边划去,将粗大的缆绳紧紧绕在谁边耸立的大石之上,随着船随水势稍稍向东,三艘楼船在船锚、拍杆和缆绳的同时作用下渐渐在沔口中驻稳!

全琮见到此景,面色阴沉到了极点。

论起兵法才略勇毅,全琮从来都不是吴国第一档的将军,与吕蒙、陆逊等人远远不如,甚至比起朱桓、朱然等人都逊了一筹。自魏太和年间以来,吴国名将纷纷凋零,陆逊叛魏、朱桓、潘璋、朱然、孙韶、张承等人先后战死,时也命也,最后却是全琮来作为孙权最后的爪牙股肱来做此事。

从过程而论,似乎也没人能比全琮做的更好了。

昔日孙权遣甘宁、凌统、董袭等将强攻沔口的战绩全琮当然听过,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今日曹植竟也用起了当年黄祖的战术来!

战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当用和不当用之分,以及是谁来用。

魏国楼船比当年黄祖艨艟更大更广,三艘楼船横置将整个沔口通入大江之处全部遮护起来,宛若城墙一般拦截于沔口左岸和右岸龟山之间,让人望而生畏。

全琮没有半瞬犹豫,也没有下任何停止的命令。

船速已起,八艘斗舰,二十余艘艨艟,还有数十小船,合计五千多人的吴国水军以斗舰作为锋刃,宛若骑军冲阵一般,在汉水之中乘楔形朝着沔口驰来。

曹真望得此景,不由得一时惊呼出声,握着马鞭的右手也攥得指节发白。

从沔口左右两岸来看,吴船势头迅猛,似乎魏船并不占优势。此处的武卫军李基部士卒靠着前列的,几乎人人看得失神,而右岸龟山上一直抛射弩矢的吴军弩手们箭矢也更稀疏散乱了些,都在关注着此处战事。

沔口对面的弩队已被魏军甲士尽数杀了,方才江中又过去那么多魏船。楼船、艨艟、斗舰数以百计,毫无疑问比吴国水军更盛!

这些吴军弩手们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吴国在武昌、夏口本就兵少,所有堪战的士卒几乎都被编入水军之中,除北面却月城尚有一千士卒混合民夫驻守,鲁山、夏口二城都只是虚张声势。

如今战事唯一的指望,就是汉水中的水军能尽快击破魏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沔口中央,心神为此处所夺。

偏将军李基若有所思。

身为李通之子、武卫军的关键将领,李基和典满等同僚的资历,放到边地统兵五千、一万都没问题。之所以还是偏将军,完全是处在中军职务关键、无法再向上提升军阶的缘故,看着水军在汉水和江水中立功,李基心中思量几瞬,而后亲自令左右将军鼓取来,抬到江岸边上。

李基右手持着鼓槌,奋力击下。

就在李基击鼓之时,全琮水军几乎与曹植楼船同时接舷撞击。

咚的一声,战鼓声在沔口北岸陡然响起。曹真心中一凛,侧脸向李基处看来。

李基丝毫未停,而后又是第二声、第三声……武卫军的战鼓声迅速传遍了整个战场,对面沔口右岸的吴军弩手也一时齐齐望了过来,神情各异。

“万胜!”李基用力锤鼓百余下,然后高举右臂,厉声喝道。

这声呐喊在沔口左近几近沸腾的战场上点燃,其部各个司马、曲长、都伯纷纷应着自家将军的呐喊,齐声高喝“万胜”二字。

全琮当然听到了魏军的军鼓声和呐喊声,立于艨艟上面色发白,强作镇定指挥各船跳帮。

让全琮脸色苍白的不仅是魏军气势,还有他所部最前的四艘斗舰并没能将魏军楼船撞开撞散!

当今之计,唯有白刃决死。

沔口左岸,武卫军李基部二千士卒高举手中长兵,呐喊‘万胜’,为水中楼船助威。而这‘万胜’二字似燎原野火一般,从沔口左岸的促狭丘陵向后传去,传到了王颀部、典满部、桓范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