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朱这话,众人刚刚躬下的身子重新站了起来。
而朱标也跟着笑道:“父皇所言极是,今日虽是国之盛典,可也是咱淮西老家的大喜事。”
“今日无君臣之分,只有叔侄之情。”
语罢,朱标冲众人缓缓拱手道:“侄儿见过各位叔伯。”
“见过各位叔伯。”常氏也跟着屈身道。
当看到自己拱手行礼时,除了徐达、汤和几人外,郭英等其他人都是侧身闪过。
朱标顺势站起身子道:
“今日大喜,正午开席,直至晚间。”
“文臣陆续而来,烦请诸位将军席间落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
明白朱标是要和老朱单独谈谈,众将很是识趣的朝午门下的宴席走去。
而等众人刚走,朱标让常氏去取些酒水。
随即脸色略有沉了几分,冲老朱道:
“爹!元主自缢了!”
“这家伙倒是真会挑时候。”
见老朱丝毫不觉得意外,朱标坐在廊道一侧的椅子上,试探性问道:“爹,元主自缢是不是您的安排?”
“咱的安排?”
听到这话。
老朱先是一愣,随即直接便放声大笑了起来。
“在你看来,咱心胸就这般狭隘,连一个亡国之君都容不下?”
“那。。。。”
老朱扶着朱标的肩膀,坐在其身旁满不在乎道:
“你是觉得当年廖永忠沉舟韩林儿,是咱的手笔。”
“所以今日元主自缢,也是如出一辙?”
见朱标不语,似乎是默认。
老朱嗤笑一声,将胳膊很是随意的搭在椅背上,很是不屑道:
“小子!你也有糊涂的时候啊!”
“那你说说,咱当年为何要杀韩林儿?”
“嗯。。。。。”见朱标沉吟数秒,又好像是顾忌自己的颜面,不愿开口。
老朱索性直接说道:
“你说说,那韩林儿有什么好让咱忌惮的!”
“其父韩山童死后,他本就是刘福通等人手中的傀儡皇帝。那时候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尽除,征讨北元根本不需要他这份皇帝的‘出师有名’。咱养着他,等北伐功成后,再演一出三次三让的戏码,岂不是更能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