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你犯下这诸多过错,纵容手下喇嘛肆意妄为,岂不辱了佛门清净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饶是如此,你还无话可说?”
“嗯”
蓝玉也怀疑这人那一副爱护百姓的慈悲,是故意表演给自己看。
可方才他打算点燃火药,拉自己陪葬之时却无犹豫。
而且方才明言要将他斩首,他却也没有求饶。
当下蓝玉还真想知道,这吐蕃教廷究竟是个什么存在。
同样听到蓝玉的话,那康仁仁波切微微愣神后,半晌后还是出声道。
“梁国公所言极是,在下所为,罪孽深重。死后实难位登极乐。”
“只是只是在下也是无可奈何。”
为蓝玉、蓝守义还有随行几名明军将士斟上茶水后。
康仁盘膝而坐,无奈说道。
“梁国公于寺中见到的喇嘛僧众,并非出身贫苦百姓之家。”
“不同于天朝,多是贫苦百姓无所依靠,难以过活方才选择出家。”
“我吐蕃境内,唯有家中富贵,方才能成为拥有度牒的正式喇嘛。”
“而且教廷亦有朝廷官职。”
“因此也就导致了些许权贵在王庭争斗中落败以后,随即出家进入寺院,借由僧职再思东山再起。”
“梁国公方才应当也看到了,寺中那些喇嘛的德行的确算不得六根清净。”
康仁不只一次提出寺中喇嘛当以苦修作为修行之道。
他也多次向王庭国主、教廷法王提及此事。
可无论上面还是寺中这些个喇嘛,最终都无一人听他所言,更别说赞同他苦修的想法。
“想来也对。”
“此时寺中那些个喇嘛多想借寺院喇嘛的身份,重回王庭,执掌大权。”
“所以他们自然忍受不了清修,更别提什么苦修了。”
“你既为寺首,寺中喇嘛不听你所言?”蓝守义话刚出口,自己都觉得这个问题太过愚蠢了点。
寺中那些僧侣既出身权贵之家,又怎会听命于康仁这个僧人?
说白了。
吐蕃的寺院闭并非修行之地,乃是另外一个进入仕途的路子罢了。
“在下无法约束寺中喇嘛。”康仁仁波切冲蓝守义回了一声,“故此在下只能力所能及,照拂百姓。”
“朝中权贵多将田地、牲畜寄于寺院名下,在下便请那些孤苦无依的百姓前来做工,供给他们饭食。”
“达官显贵们将奴仆送来寺院,在下便力所能及给他们恩待。”
“渐渐地,反倒拥有度牒的喇嘛不修佛法,反而是被权贵视作猪狗的奴仆求佛之心甚坚。”
哪怕康仁把自己恩待百姓的行为说的很是轻描淡写。
可蓝玉却也能察觉出端倪。
想来应是这康仁的确做了不少好事,这才让吐蕃百姓如此尊崇。
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