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洪老狗,三千里长边战略,苦心经营了十几年,防线固若金汤”
“西南各省,要想有做作为,就必须东出湖广,打破这个囚笼”
又顿了一下,双膝一软跪下去,昂首挺胸,对着上面的朱皇帝高呼:
“吾皇万岁”
“陛下圣明英武,雄才伟略,战功赫赫”
“此时不打,不东征北伐,那更待何时?”
“陛下,出兵吧”
“老臣虽年老体弱,但骨头很硬,骨气还在”
“愿为陛下效绵薄之力,效死效命,冲锋陷阵,杀鞑子报国”
、、、
说罢,这个老杆子重臣,双目含泪,连磕几个响头,当真是赤胆忠心。
没的说了,朱皇帝都已经发话了,宣誓要东征北伐。
这时候,身为大明铁杆派的他,可就管不了那么多,必须态度鲜明的站在皇帝这一边。
反正,讲道理,论战略,郭之奇也有一大堆理由,足够喷死对方。
至于,旁边的一帮西南人,郭之奇可不会在乎了。
有什么了不得的,论能力,拼资历,讲忠诚,郭之奇都不比他们差。
诚然,东征北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战败也是可能的。
但是,这帮西南人,如此抱团,抗拒朱皇帝的号令,太过分了啊。
说来说去,这帮所谓的老杆子,还是舍不得到手的利益,更不愿意冒险出击,东征北伐。
大佬郭之奇,可不会惯着他们,必须硬刚回去,怼死那帮老顽固。
“啪啪啪”
“好好好”
看到如此体贴忠心的郭总督,朱皇帝又站起来了。
啪啪啪,大力鼓掌,口中大声赞赏道:
“郭总督,说得好”
“不愧是忠臣志士的典范”
“起来吧”
“爱卿的忠心和骨气,朕都看到了”
“放心吧,朕有三十万大军,何须爱卿动手”
、、、
这就是典范啊,关键的时候,能站稳脚跟,坚定立场。
之前,江南人入朝的时候,朱皇帝就吃过这帮西南人的暗亏。
这不,这一次的廷议,朱皇帝发狠了,召回一大堆边疆大吏,去硬怼这帮西南人。
没错,朱皇帝可以直接下旨,霸道武断,一言而决。
但是,这是国战,大决战,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团结一切可用的力量,俗称统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