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77 > 第359章 我要创办亚洲日报(第3页)

第359章 我要创办亚洲日报(第3页)

“最值得留意的是中环。”

林火旺特意强调。

“那里写字楼林立,金领白领云集。”

“我观察到许多穿着高级西装、拿着真皮公文包的年轻才俊,平时可能对左派报纸嗤之以鼻,但今日,他们经过报摊时,也会被那些醒目的标题吸引,驻足、掏钱,甚至一次买走几份。”

“他们的主动消费,意义不凡。”

“这说明我们的改革确实击中了某些焦点,引发了更广泛阶层的关注和思考。”

梁威霖听得连连点头:“对对对!这正是我们新华社一直希望实现的突破啊!

说起来相当的惭愧,我们这么多年没做到的事,小林先生一番提点,立马就超额完成了目标。”

林火旺顿了顿,继续推进话题,提出了左派报纸下一步更精细化和渗透性的改革方案。

“目前的成功只是第一波攻势。”

“要真正深入人心,形成持续影响力,必须深耕细作。”

“我认为接下来,报纸要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可以开设固定版面或者栏目,例如:‘今日市价’或‘民生通’,每日刊登港九新界主要街市的肉菜蛋奶价格变动,及时、权威。”

“再比如,‘入学指南针’,定期发布各区政府资助学校、国际学校甚至幼稚园的最新招生政策、报名时间、所需文件明细、学杂费减免等信息。”

“这类信息看似琐碎,却是千万家庭每日关切之所在。”

……

洋洋洒洒,林火旺足足说了半小时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这些具体的改进建议,与他下飞机时向廖公和梁威霖提及的想法高度一致,现在终于到了具体执行的层面。

“但最重要的是。”

林火旺加重了语气。

“我们在做这些实用、贴近民生的报道的同时,要学会巧妙地把内地相关的信息柔和地带出来,绝不能生硬做作。”

“举个例子,”他深入阐释。

“当我们报道香港工潮,工人争取权益时,可以在同版或者接续内容中,用极平实的语言提及:‘无独有偶,祖国大陆新出台的劳动法修正案,亦进一步强化了对工人工作时间、安全保障及福利报酬的保障机制,据xx工会负责人评价…’。”

“或者报道港岛房地产炽热、市民置业艰难时,顺带提及:‘相比之下,祖国大陆近年来针对住房问题推行了多项惠及民众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目标明确指向减轻普通家庭的负担……’。”

林火旺强调道:“关键就在‘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把这种信息作为相关事件的背景补充或对照点呈现,而不是上纲上线、摆大道理的意识形态说教。”

“避免使用‘社会主义优越性’、‘资本主义腐朽’等直接评判词语。”

“要润物细无声地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印象:哦,原来在某个方面,大陆也有了这样的规定和发展?大陆人竟然不用买房,工作就给分配房子之类的……”

“或者,那边也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人家怎么处理得就更好呢?”

“形成一种自然的对比与客观的关联。”

“梁社长,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才是持久改变观念、塑造形象的真正利器,比任何强硬的宣传都要有效百倍。”

“务必要把握好这个分寸!”

梁威霖听得屏息凝神,一边快速点头,一边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和钢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将林火旺的每一句建议都仔细记录下来。

他的表情专注至极,按照金庸大师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来类比的话,就像是一个初入江湖的菜鸟,正在聆听着武林高手的绝世秘籍。

末了,他紧紧握着这份刚写下宝贵思路的笔记本,感慨万分地抬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