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回1977开局跟女知青回城 > 第506章 石破天惊的反击(第1页)

第506章 石破天惊的反击(第1页)

茶楼的包厢内,檀香袅袅。

刚刚坐下的金庸,看着面前林火旺端来的一杯热茶,心中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又哽在了喉咙里。

身为一个华语世界大作家的他,竟然会在此刻无语到了词穷。

略显尴尬的他,深吸一口气,接过林火旺递来的茶,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反而面向旁边的窗户,看向外面的景色,让自己的大脑好好调整一下,从这种震惊当中恢复过来。

足足两分钟后,金庸的目光才从窗外维港的繁华景致收回,最后落在对面那张年轻却深不可测的脸上。

不得不说,在他波澜壮阔精彩的一生当中,现在的这一幕,绝对是可以算得上是足以铭记的名场面了。

小林天望就是黄易!

黄易就是小林天望!

谁能想得到?谁会这样联想呢?

不说别的,单纯是黄易在《寻秦记》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功底,对历史人物的探究,以及对封建王朝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怎么也不可能是一名二十岁不到的青年能写得出来的啊!

想到这里,金庸才真正感受到,坐在自己面前的小林天望,是一个怎么样的妖孽存在。

十九岁啊!

自己十九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人家就已经坐拥如此巨大的财富和产业,还能写出《寻秦记》这样的武侠开山巨着了。

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杯沿,内心翻涌着一种迟来的又巨大的怅然若失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遍寻港台,翻遍南洋,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丝毫踪迹的‘黄易’……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竟是小林生你本人!”

禁用此刻内心的震动,比初读《寻秦记》时更为剧烈。

这已非仅仅是一部奇书带来的冲击,而是一种对眼前年轻人深不可测的谋略与才情的重新认知。

人家都说惜英雄重英雄,在这小林天望的身上,金庸似乎也看到了许多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来。

只不过,自傲如他这般,都不得不承认,小林天望比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优秀了太多太多。

而且更加可悲的是,自己纵横文坛数十年,自诩目光如炬,竟完全被这瞒天过海的笔名所惑,甚至还成了对方商业布局中的一环。

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涌上心头,是赞叹,是惊愕,也有一丝被时代浪潮拍在沙滩上的苍凉感——自己,是真的老了么?

林火旺则是放下茶杯,神态谦和,虽然说利用黄易笔名,成功的从头到尾将金庸给蒙在了鼓里,但是他却并无半分的自得。

他迎着金庸那审视的目光,语气却十分诚恳地说道:“查先生谬赞了。在下也并非刻意隐瞒身份,实乃情势使然,不得不为。

晚辈初入港岛报业,根基浅薄如无根浮萍。《亚洲日报》要在这片红海中杀出血路,虎口夺食,非行非常手段,做破格之事不可。

在这过程中,确曾数次借势查先生您的赫赫名望,制造噱头,推波助澜。

无论是您那篇盛赞《寻秦记》的文章,还是后来稿费翻倍的招揽……皆成为《亚洲日报》立足、壮大的关键助力。晚辈在此,深表谢意,亦恳请查先生海涵。”

金庸凝视着说这一番话的林火旺,并且观察他说话时的表情,都看出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坦诚,胜而不骄,反而更显得其不凡之处。

要知道,这可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啊!

金庸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几个不孝子,在二十多岁时,稍微取得一点点商业上的成就,就骄傲自大到目中无人,好似天下的财富随便他如何撷取一般。

少年人,自有一份骄傲和傲骨,但往往都容易变成目空一切的自负,然后跌倒摔得头破血流,方能成熟。

可金庸却觉得眼前的小林天望,却有一种阅尽千帆之后的沧桑感,跟自己就仿佛是同龄人一般。

真是奇哉妙哉啊!

想到这里,金庸便忽然朗声笑了起来,那笑声中带着豁达与欣赏说道:“小林生言重了!在商言商,此乃天经地义!换作是我,在你这个年纪,坐在你这个位置上,面对如此局面,恐怕也未必能有你这般翻云覆雨、步步为营的手段和眼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