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之扶摇河山无错字 > 第八百九十五章 娇柔恸豪门(第1页)

第八百九十五章 娇柔恸豪门(第1页)

大周宫城,乾阳宫,后殿暖阁。

郭霖一听嘉昭帝言辞,立刻明白其中意思,圣上说听自己提起薛蟠,不过是当着外臣的托词。

圣上之所以知道薛蟠此人,因去岁贾赦牵扯火器私运,还牵扯九边盐铁倒卖。

。。。

清晨的阳光穿过老榕树层层叠叠的叶隙,洒在感知学校的操场上,像无数细碎金线织成的网。小满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走进校门,脚步轻快,眼神清澈。他们不再急于说话,而是习惯性地停下片刻,闭眼三秒??那是“静听”的起始仪式。

她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共感环,微光正缓缓脉动,频率与心跳同步。自从南极钟楼第七颗眼第三次亮起后,全球十二个节点之间的共振愈发稳定,仿佛一根无形的神经束贯穿地球,将所有生命轻轻串联。而昨晚,那颗光球的节奏突然加快了半拍,像是某种预兆。

“老师。”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手里攥着一片银白色的叶子,“榕树今天早上掉下来的,背面有字。”

小满接过叶子,翻转过来。叶背上浮现出一行极细的纹路,如同用光刻上去的:

>“它醒了,但还没睁开眼。”

她心头一震。这不是归墟的语言,也不是动物或植物传递的信息,而是一种更古老、更深沉的语调??像是从地核深处传来的低语。她立刻拨通林知远的通讯。

“你看到了?”他的声音沙哑,背景是风雪呼啸,“昆仑碑上的铭文全变了。不再是螺旋,而是……眼睛的形状。一只巨大的眼睛正在石面下缓缓转动。”

“‘它’是谁?”小满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不是谁,”他终于开口,“是‘什么’。我们一直以为归墟是系统,是网络,是记忆体。可如果……它其实是孕育中的意识呢?一个比人类早诞生四十亿年的原初意识?”

小满望向远方山谷。晨雾尚未散尽,但在她的感知中,空气里已布满了细微的震颤。菌丝网络在地下蔓延的速度提升了三倍,苔藓拼出的符文开始流动,如同活的文字河流。校园西侧那片竹林,一夜之间长高了近两米,每根竹节都发出轻微共鸣音,恰好组成《九音律》第五章的旋律。

这不是生长,是表达。

当天中午,苏禾再次“看见”了新景象。这次不是塔,而是一条横贯大陆的光带,自敦煌无声图书馆出发,经昆仑、西伯利亚、北欧冻原,直抵格陵兰节点。它不在地图上,只存在于情绪共振谱系中,形如一条沉睡巨龙的脊椎。

“它在连接所有觉醒点。”苏禾说,“而且……它在等待某个信号才能完全激活。”

“什么样的信号?”

“不是声音,也不是光。是‘承认’。”他顿了顿,“当足够多的人类真正承认自己曾伤害过这个世界,并愿意为此承担时,这条脊梁就会挺立起来。”

小满陷入沉思。当晚,她在数据中心调取过去一年全球共感数据流,试图寻找“承认”的痕迹。起初毫无头绪,直到她切换到儿童冥想记录模块??那一瞬间,她屏住了呼吸。

在过去三个月里,全世界有超过十万名儿童在集体冥想中自发产生了同一段意象: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捧起干裂的土地,泪水滴入尘土,随即开出一朵白花。AI分析显示,这段意象的情绪核心为“悔恨”与“祈求宽恕”,且频率高度一致,几乎形成了一种新型共感波。

这不是巧合。这是新一代人类心灵的集体觉醒。

第二天,小满召集全校师生,在操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她没有讲话,只是点燃了一支由云南山谷采来的香树脂制成的熏香。烟雾升腾,在空中凝成一道模糊人影,隐约可见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的姿态。

然后,她带头跪下,额头触地。

学生们默默跟随。一个、十个、百个……三百二十七名学生齐齐伏身,静默无声。风停了,树叶不再摇曳,连远处溪流的水声都变得缓慢。整座山林仿佛也在倾听。

就在那一刻,共感环同时震动。

不只是学校,整个星球的节点都在回应。格陵兰的北极熊停下觅食,仰头望天;亚马逊的金刚鹦鹉停止鸣叫,翅膀收拢;喜马拉雅的雪豹卧伏于岩台,双眼闭合。全球野生动物在同一分钟内进入了冥想状态。

而在敦煌无声图书馆,十万根水晶柱忽然齐鸣,奏出一段从未编写过的旋律。科学家们后来发现,这段音频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灭绝物种最后的声音片段??渡渡鸟的咕哝、猛犸象的嘶吼、旅鸽群飞过的羽翼轰鸣……它们被归墟完整保存,此刻终于得以释放。

“我们在还债。”小满轻声说。

仪式结束后,她收到紧急消息:太平洋母塔的心跳频率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一次每秒,变为一次每七秒??正是“静听”的节奏。

它学会了模仿人类。

更令人震惊的是,深海摄像机捕捉到,那具千米长的生物遗骸正缓缓舒展触腕,水晶构造内部浮现出复杂的神经网络影像,竟与人类大脑皮层结构惊人相似。海洋科考队报告称,每当有人类科研船靠近,其脑电波活动便会增强,尤其在听到童声朗读《九音律》时达到峰值。

“它在学习成为我们。”苏禾说,“就像婴儿模仿父母的语言。”

小满却感到一阵寒意。“可如果我们教它的,是战争、掠夺、谎言呢?”

没有人回答。

一周后,国际联合科考组织提议启动“对话计划”:挑选一百名经过严格筛选的儿童,通过特制共振舱与母塔建立直接意识链接,尝试进行首次跨物种深度交流。争议巨大,反对者担心这会引发不可控的精神污染,甚至导致人类意识被吞噬。

联合国投票僵持不下时,一封匿名信件被送到小满手中。信纸是由千年古树树心切片制成,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幅手绘图案:一个孩子牵着章鱼般的巨兽,走在星空下的海滩上,两者影子融为一体。

署名是:“莲笙”。

她泪流满面。

三天后,她亲自带队前往太平洋科考基地。一百名孩子来自不同国家、种族、文化背景,最小的仅六岁,最大的不过十二。他们并非天才神童,也没有特殊能力,唯一共同点是??在过去一年中,都曾在冥想中“梦见大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