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剑来 骊珠洞天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醮山渡船(第1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醮山渡船(第1页)

渡口处,云雾缭绕,梧桐山顶的白玉高台宛若仙人居所,阳光照射在光洁如镜的地砖上,反射出微微霞光。整座台地上,练气士与凡俗之人交织混杂,却井然有序,既有从各大山头前来送别的修士,也有仙家眷属带着孩子闲逛其间,仿佛这不是登船远行的渡口,而是一场不知何时开始、也不知何时终了的盛会。

方知寒随魏檗缓缓而行,目光所及,一切都带着几分不真实的意味。高台上空,悬挂着五条精铁所铸的大旗,皆是各大仙家世家的旗号,每一面旗帜都随着山风猎猎作响,其上篆字沉重威严,法意悠长。那些装束考究的中年修士或老者,一看到魏檗,几乎没有例外,都是面露笑意,或是拱手施礼,或是主动寒暄。

魏檗始终带着温和笑意,不卑不亢,仿佛即便身为北岳山神,也只是个性情温雅的邻家长兄。他对每一位上前寒暄之人都记得名字,甚至能说出其门派掌门或祖师的过往事迹,说到关键处,总能引起会心一笑。

方知寒看在眼里,心头默然。他知道这些修士,不是对“魏檗”这两字毕恭毕敬,而是对眼前这位真正能替人解难、替世间守秩序的“北岳正神”,心怀敬畏。这种敬,是靠岁月与作为堆积而来的,而非权势压人。方知寒忽然生出些羡慕——能像魏山神这般,把威望与人心兼得,真不容易。

但这些念头很快被高呼声打断。

“鲲船来了!”

几乎是一瞬之间,所有人都停下脚步,目光朝着云海深处望去。

一头遮天蔽日的庞然大物,从天而降。它并非舟船模样,而是一条通体墨青、隐隐散发寒光的巨型异兽。那身鳞甲排列整齐,每一块都足有磨盘大小,头顶有角,尾部如山峦曲折蜿蜒,背脊之上赫然建有层层楼阁,飞檐斗拱,宛如一座活着的空中城池。

“真是活的鲲鱼……”方知寒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震撼。

这就是北俱芦洲炼器诸流派、符箓流、墨家机关术与控兽术的巅峰之作。每一艘鲲船的炼制都堪比炼制一件仙兵,哪怕放在中土神洲都能占据一席之地。其庞大身躯压得周遭云海翻腾,而在它缓缓下沉之际,竟毫无一丝煞气,反倒带来一股令人心安的气息,仿佛哪怕是炼气士,登上此船,也会变得与天地更亲近几分。

鲲鱼背脊之上,中央楼阁处有一块巨大铜镜,映照下方人群,那是用以记录登船名单与灵气签注之用。接着,在它腹部某处,“咔哒”一声脆响,沿着机关轨道,一道宛如小街般宽阔的阶梯缓缓下降,其底端准确嵌入了梧桐山高台上的凹槽机关中,恰到好处,分毫不差。

阶梯之上,首先出现的是一拨衣着整齐、面容肃穆的中年修士,手中执有铭牌、册籍,一一核对渡口登记在册之人,而在他们身后,一位锦衣老者缓步而下,身形并不魁梧,却极具威仪。

正是“打醮山”的船主代表。

这位老者面容慈祥,扫视一圈之后,笑眯眯说道:“诸位道友,本次鲲船渡行三洲,依旧由我打醮山出面承运,若有行李、灵物或是法器要托运的,需在半个时辰内完成交接。误了时辰,误了发船,不论是谁,都要受罚。”他说着,还不忘朝魏檗方向遥遥抱拳,“想必这位便是北岳魏山神?”

魏檗微笑点头:“正是。”

老人神情立时郑重许多,笑道:“魏大山神大名,如雷贯耳,早就想登门拜访,只可惜一直未有机会。今日能在此一见,算是幸事。打醮山虽小,但规矩不小,凡是乘坐我山鲲船之人,若有身份尊贵者,皆有额外照应。魏大山神若是有故人同乘,便是我山之人。”

魏檗拱手笑道:“那可真是托福了。”他转头看向方知寒,“这位是我至交好友,名唤方知寒,此番要南下送剑,还望你们多加照拂,船上大小事务,开销全记我魏某账上。”

锦衣老人摆摆手,哈哈笑道:“魏大山神何必言重!我这条船哪儿还敢让山神破费?知寒小友既然是你朋友,那就是我老朽的朋友,这船上但凡不妥,我立刻修书一封,让人把我请下船去!”

魏檗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拍了拍方知寒的肩膀。

方知寒抱拳低头,“多谢前辈。”

老人笑着点头,又望了魏檗一眼,这才转身领人返回鲲船。

远处,许多修士望着这边的互动,不由得心生感慨。能让“打醮山”主动示好,能让北岳魏檗亲自送行,那个其貌不扬、年纪轻轻的方姓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方知寒对此毫不在意,只是背着那柄新铸的长剑,踏上阶梯前,最后一次回望。

回望这座高台,回望梧桐山,回望刚才那一阵人声鼎沸、神光闪耀的盛景。

而魏檗依旧站在台边,双手拢袖,身影挺拔,轻轻向方知寒点头。

二人之间,一礼一应。

“走好。”魏檗没有开口,但那一眼,便是万语千言。

方知寒不再回头,大步走上那阶梯,背影渐渐融入鲲鱼背脊上的流光楼阁之中。

阳光洒落,风拂云海,白玉高台之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少年,即将离开东宝瓶洲,踏上真正属于他一人的修行之路。

无人知晓前路如何,唯有他自己知晓,这一去,便是风雨兼程,不问归期。

喜欢剑来:开局骊珠洞天,福缘遍地!请大家收藏:()剑来:开局骊珠洞天,福缘遍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