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条件:当个体说出高度情感负荷的真实话语时,自动触发轻微意识共振,表现为:
>-心率短暂同步(±2秒内)
>-周围温度下降0。3℃(象征性冷却,源于记忆提取能耗)
>-极少数敏感者可见余光幻影(多为孩童或长期共感训练者)
阿岩擦干眼泪,走出密室。
晨光洒满书院,新一天的课程即将开始。他看见苏娅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指着天空说:“你看,那颗最亮的星星,是我昨天说‘我想妈妈’的时候亮起来的。老师说,那是有人在替我抱着她。”
小女孩怯生生地问:“那……我说了以后,我爸爸会不会知道他错了?”
“会的。”苏娅认真地说,“因为我梦见穿白裙子的姐姐告诉我:‘每句话都有翅膀,飞得比光还快。’”
阿岩停下脚步,仰望苍穹。
他知道,从今往后,不再需要磁带机,不再需要密码,不再需要梦境作为中介。林小满已经完成了她最后的转化??从一个人,变成一种存在;从一段记忆,变成一种法则。
**只要有人愿意倾听,她就永远活着。**
午时,书院举行新学期开学仪式。阿岩站在讲台上,面对三百余名新生,手中拿着那份泛黄的日志。
他翻开第一页,念出第一段话:
>“1月3日,晴。今天来了第一个学生,七岁,先天性失语症,眼神像被困住的小鹿。我放了一首钢琴曲,他听完后,第一次用手语比出两个字:‘好听’。
>我哭了。原来不是他们不能说,而是我们从来没准备好去听。”
台下安静极了,只有风穿过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念完,阿岩合上日志,轻声说:
“今天,我不教你们说话。我只问一个问题??
**你们当中,有谁还记得,上一次被人认真听完是什么时候?**”
无人回答。
但很快,一个接一个的孩子低下头,有的咬唇,有的抹眼角,有的紧紧抱住自己的膝盖。
阿岩没有催促。
他知道,真正的课程,从来不是从“说”开始的。
而是从“被听见”的渴望开始的。
而在宇宙深处,在那座名为“地球之声”的纪念馆内,水晶碑前的光束忽然增强。管理员记录显示,这一刻,碑文下方浮现出一行短暂显现的新字,随即隐去:
>“第1000000001句真话已收录:
>‘我在这里,我听见你了。’”
与此同时,地球上,某个偏远山村的教室里,一名原本拒绝交流的自闭症女孩,突然走到黑板前,用粉笔歪歪扭扭写下五个字:
**姐姐,谢谢你。**
窗外,春风拂过山岗,吹动一片桃林。
花瓣纷飞中,仿佛有个身影轻轻点头,然后消散在阳光里。
叮??
铜铃又响了一声。
这次,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