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乃亲出,逐杀三百万里,斩开道氏于阁阳山。…
于是抹其姓名,使古今不复言之。”
姜望默然不语。
只记其功,不记其名。
这就是人皇的态度。
所以创造开脉丹丹方的功业,一直虚悬在历史长河里,不曾被谁窃据了。
但创造开脉丹丹方的人,不能见于任何典籍。
所以其人虽然被抹去了,但开道氏的圣名,仍在时光里口耳相传着。
鲁相卿最后道:“燧人氏日:开道氏之功过,吾不能言,青史自言之。
’,此言不记于史,只在儒门先贤笔记中散见…开道氏之功过,我亦不能言,诸位现在言之,未免也为时过早。
姜望说历史已经有了答案,我看也未见得。
便留待更久远的时间吧!
“
这是一堂发人深省的课。
鲁相卿说是要讲“义”
,可是他自己并没有给“义”
一个准确的阐述。
他当然有他自己的“义”
,但是他并不表达。
他只是通过开道氏的传说,引发学生自己的思辨。
然而“义”
之一字,又如何不在每个人心中?
“义”
之所发,又如何不是在每个人心中都不同?
此后鲁相卿又讲了儒家三十六种文气的异同,其中着重讲了讲乾坤清气的基础应用。
结合早前与周雄的战斗,姜望受益匪浅。
但实在的说,这些“术”
一类的东西,他听是认真听了。
可心里挥之不去的,却始终是“开道氏”
这一圣名。
他永远不可能忘记,当初在三山城,那种根深蒂固的长久认知,被一朝摧毁的感受。
而凶兽须以人气来饲养、小国与大国之间以开脉丹为基础所建立的朝贡体系。这些血色的现状,都是他至今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的。
贯穿了人族历史的开脉丹,真有世间最复杂的底色。
也贯穿了他的人生经历。
真让人迷惘。
正式在稷下学宫进修的第一天,姜望上的是道学、佛学、儒学三门课。
第二天更早,丑时就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