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头铁,皇帝但敢和建州达子议和,那就是不忠不孝之辈。
他张有誉今天就是死在这里,也绝不答应这种无稽之谈。
“众卿也是这个意思么?”弘光扫视众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臣左都御史刘宗周附议!”
“臣礼部左侍郎顾锡畴附议!”
“臣吏部左侍郎徐石麟附议!”
“臣刑部尚书张捷附议!”
“臣吏部尚书吕大器附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斩杀贼子,以告慰前皇之灵。”
。。。。。。
稀稀落落一大片的臣子出来谏言,甚至还有一位新晋的内阁辅臣。
这等场面是皇帝登基以来,前所未有的。
摆明了就是不同意皇帝想和贼军议和的意思。
弘光微微皱起了眉头,也是感觉到了棘手。
这些大臣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杀是杀不得的,只能是拿个说法给他们了。
“众卿的心情,朕岂能不懂!”
“如果这个议和,一定要有人以死报国才能达成”
“那就这样吧,只要灭了建州达子,朕自裁以谢天下如何!”弘光这话说的极为严肃,没有要开玩笑的意思。
事想要成,态度总是要摆出来的。
大臣们左右不过是要求死,以报先皇的在天之灵。
殉国,死国,都是死,那皇帝就凭什么不能死呢。
同时皇帝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想议和,是为了消灭北边的建州达子,是为了保护天下的百姓。
只要能做到这个事,那他这个皇帝死了又有何妨。
现在就看众大臣怎么选了。
“臣等不敢!”众臣回话道。
皇帝有皇帝的难,他们也有他们的难。
身为朝廷重臣,皇帝做出了让朝廷蒙羞,让他们这些大臣留下污名的事。
如果不出来死谏,那后世人又该怎么戳他们的脊梁骨呢。
事情是张有誉挑的头,自然也要由他来主导。
不过现在皇帝以死国威胁,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反对这件事。
这些历史名臣,最注重自己的名声了。
要是做出了逼死皇帝的事,历史上还不知道怎么会留他的名呢。
他张有誉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别人做不到,至少他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