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下首的胡知礼略一沉吟,试探性的询问道。
陈望放下了手中西军送来的降表。
“既然西军诚心归顺,这使者就见上一见。”
收编西军,有利无害。
虽然其中滥竽充数者众多,但是西军到底是有三十万之众,其中还是有不少精卒强将。
就算是将其大半裁汰,还是能够充实一定的战力。
而且,艾能奇、刘文秀、李定国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战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眼下陈望处于的困境是地广人稀少。
河南军器局已经开始改制,各项水利工程正在大肆的修建,要不了多久,大批的武备就能批量的生产。
军兵的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南北运河断流,大量的漕工失去生计。
这些漕工就是最好的兵源。
他们的体格坚韧,吃苦耐劳,有秩序,听指挥。
一旨征兵的文书下到南直隶之地,轻易便可得十数万合乎要求的新卒。
只需要训练数月的时间,然后将其投到南国的战场之上,不要多久,便能得到一支历战的精卒。
随着陈望的同意,受命的中军部参谋,按着腰间的雁翎刀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也是走到了帐门处。
“宣,西军使者觐见!”
随着中军部参谋的高声喝令,帐外一众汉中军的甲兵依次重复着命令。
在传到中军辕门之处时,一众汉中军甲兵的齐声高喝,已是恍若山呼海啸一般,震的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片刻之后,帐帘掀开,一名身形高大,身着鱼鳞铁甲的魁梧战将从帐外阔步而入。
那战将生的眉目修阔,躯干洪伟,颌下蓄着浓密的长须。
身后跟随着的两名汉中军百战精兵,纵使全副武装,按刀在侧,但是竟然在气势上还要弱上那战将一头。
陈望双目微眯,心绪微动,一个念头自他的脑海之中飞速的闪过。
而很快,那战将已经走至大帐的中央,半跪而下,后续所说的话语,也印证了陈望的猜想。
“草民李定国,拜见将军。”
陈望眼眸之中闪过一道惊芒。
记忆之中突然浮现了一首他曾经读过的诗:
胡风南渡尽草偃,大义捐嫌王出滇。
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
不过很快,陈望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激荡。
如今的李定国,还不是后世的李晋王。
如今的中国,也没有陷没在胡风之中。
“我听过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