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意工作室今天来了一位贵人。
穿着中式褂子、头发花白、精神却十分矍铄的老者坐在主位,他是苏绣非遗传承人,陈老先生。
他面前摊开着几幅泛黄的刺绣图样,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细密精巧的针脚,眼神里带着老一辈匠人特有的专业。
坐在他对面的,除了姜眠和许知妍,还有一位让人略感意外的身影。
温情。
这次与陈老先生的会面,是温情主动牵线搭桥的。
她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陈老先生家族珍藏着一批极为罕见、针法独特的传统刺绣纹样,其中一些竹元素的变体,与竹韵系列想要表达的东方气韵不谋而合。
她从中斡旋,才说服了这位向来不轻易与商业品牌合作的老先生,愿意坐下来谈一谈授权与合作的可能。
谈判刚开始还算顺利,陈老先生对竹韵系列的设计理念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但谈到最关键的使用费用和授权范围时,老先生抚着胡须,报出了一个远超市场常规的价格,并且要求在未来的产品利润中占据不小的分成比例。
“陈老。”许知妍试图解释,“我们对传统技艺的尊重毋庸置疑,但这个价格和分成比例确实超出了合理范围,而且,我们主要是做珠宝的,是配饰,并不是衣服…”
陈老先生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不容商量的固执。
“我这批纹样,是祖上传下来的心血,不是外面那些大路货,这个价,没得商量,年轻人不懂老物件的价值。”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姜眠微微蹙眉,正在斟酌措辞。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看似只是旁听的温情,却忽然开口了。
她轻声说道:“陈老先生,您说的对,老物件的价值确实独特。”
她目光平静地看向老者,语气不卑不亢。
“但价值也需要被人看见,被使用,被传承,才能真正体现,锁在箱子里,再好的纹样也只是一段尘封的历史。”
陈老先生显然没料到这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年轻女孩会突然插话,而且言辞如此直接,他有些不悦地看向温情。
温情却仿佛没看到他的不悦,继续说了下去。
“据我所知,您近几年一直在为苏绣的传承和推广奔走,收徒授课,不遗余力,予意工作室虽然年轻,但在高端珠宝领域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和客户群,其中不乏对东方美学有深刻理解和收藏意愿的人,与她们合作,将您的纹样以珠宝的形式呈现,其带来的文化传播效应和潜在的影响力,恐怕远不是单纯一笔授权费可以衡量的。”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上的设计图。
“而且,她们并非简单复制您的纹样,而是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一种活化。”
“如果合作成功,温氏也可以成为您推广苏绣,吸引年轻一代关注的一个媒介,相比之下,执着于一个过高的价格,而错过这样一个能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的机会,是否有些因小失大呢?”
她的话,既有对老者毕生追求的共情与理解,又精准地指出了合作可能带来的长远利益,更点明了固守高价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