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为大燕朝元年,朝中勋贵、官员也陆续将家人接到帝城。
改朝换代,这历朝国都依旧在,只是又换了一批人。
当年三月底,许老太太和崔好抵达帝城,与崔姒再团聚。
天下既定,接下来的便是守江山与治理江山了,设定律令,改善农耕,促进商业,治理百姓。
不过,这些都是长久要做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是诸位文官武将的人生大事。
因为一直在打仗,许多人的亲事都没有解决,定了亲的,像崔景、沈陌,也都没机会成亲,现在安定下来了,确实都该提上日程。
自当年三月开始,便陆陆续续地开始办婚事,崔姒回了仁国公府两次,一次吃崔景与常茹的喜酒,一次送崔好出嫁。
崔好与沈陌的亲事,崔姒是不担心,两人上一世都过得很好,崔景与常茹这对,虽然是意外的姻缘,但两人都是明事理且能安稳过日子的人,也不会过得太差了。
唯一可惜的是徐蒹葭要另寻姻缘了。
这一世徐大智并不像是上一世那样一直在前线,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镇守重山关,后来伐周的时候他虽然也一同前去,但猛将太多,他功绩不算太大,只封了一个三品将军,比崔易好点。
上一世徐家能有一个侯爵,一半是因为功绩,另一半是徐大智为国捐躯了。
不过一家健在,生活幸福无忧,想来徐家定然觉得如今的日子更幸福。
崔姒想了想,也释怀了。
等徐蒹葭长大了,她得好好看着一些,给她选一个如意郎君。
帝城的婚事从三月一直热闹到了年底,吃喜宴吃到人都要吐了,所幸崔姒早有预料,只回了崔家,另外吃了上官家、程家的喜宴,余下的只准备了贺礼,便不去了。
又过一两年,各家的孩子也陆续出生,朝廷四海平定,天下百废待兴,饱受多年战乱的百姓也恢复了一点生气,开始繁衍生息。
而此时,崔易也与他上一世的妻子邓月走到了一起,这一世两人相见是在伐周的路上,两人并肩作战,一直走到了帝城。
刚开始两人不过是兄弟情义,不过因为太合搭——都是饭桶吃的多。
于是思来想去,干脆便凑一起做夫妻,大家也别笑话谁。
春风暖阳,桃花盛开,二人举办了婚仪,燕行川、崔姒还有孩子一起回了一趟仁国公府。
崔好笑着和崔姒说:“咱们五兄五嫂真的是太般配了,也不知道将来生了孩子如何?”
崔姒道:“大概是生了一个同样能吃的。”
两个饭桶生了一个饭桶。
崔好手里的果子都掉了,人都傻了:“真的?”
“很有可能哦。”崔姒笑出声,“你平日里多督促五兄多努力挣钱养家,若不然,他们那点俸禄不够吃的。”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能吃是福能吃是福。”许老太太乐呵呵,她如今的日子过得不错,崔易要成亲,崔二爷与崔长佑等人也来了帝城,一家团聚,她满面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