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抱着录音机睡着了,嘴角带着笑。
那天晚上,小春发来消息:札幌的共感学校已有三百名学生主动报名成为“倾听志愿者”,他们愿意每周花一天时间,去养老院、医院、监狱,只为安静地听一个人说话。其中一位老人握着学生的手说:“我已经七年没被人听完一句话了。”
阿雅回复:“告诉他们,这不是善举,是偿还。”
又过了二十天,她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这里是全球共感网络覆盖最弱的区域之一,因地理隔绝,居民长期处于信息边缘。但她意外发现,这里的土著部落早有一种古老仪式??“夜语祭”。每年月圆之夜,所有人聚集在海边,轮流说出心中最不敢言说的秘密,说完后便将写有文字的椰叶投入海浪。他们相信,海洋会把声音送到亡者耳中。
阿雅参加了那晚的仪式。
轮到她时,她从木盒中取出母亲最后一条语音的打印稿??那是她多年不敢重听的内容。她念道:
“带子,记得吃饭。妈妈今天煮了你最爱的味噌汤,可惜你不在……你要好好活着啊,别总把自己关起来……”
话未说完,她已泣不成声。
海风吹过,卷起无数椰叶,如群鸟振翅飞向黑暗的大海。
第二天清晨,她在沙滩上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片雕刻精致的贝壳,上面刻着当地语言的一句话。经翻译,意思是:
>“你说的话,海龟听到了。它会游很远,告诉所有沉睡的灵魂。”
她将贝壳收入木盒。
就在此时,终端突然震动。一封紧急通讯来自南极监测站。
>【高优先级|来源可信】
>阿雅老师:
>我们在冰层下发现了异常结构。初步扫描显示,其形态与“静默深渊”核心装置高度相似,但能量特征完全不同。更诡异的是,它似乎……在模仿人类脑波节奏。
>
>我们尝试切断电源,但它不需要外部供能。它自己“呼吸”,像活物。
>
>最近一次共振峰值发生时,我们所有人同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在对我们说话。
>
>请尽快前来确认。
阿雅盯着屏幕良久。
她知道,伊森虽已消失,但他留下的技术残骸仍在演化。或许,真正的“静默深渊”从未完全消亡,而是沉入更深的地壳之下,在无人注视处悄然生长,等待某种唤醒。
但她也明白,这一次,敌人不再是外部的机器,而是我们内心对“彻底安宁”的渴望??那种希望永远不再受伤、不再痛苦、不再被误解的诱惑。
她回信:“我马上就到。带上我的木盒。”
启程前,她在岛上留下最后一张卡片,压在祭坛石下。上面写着:
>“我不是来拯救你们的。
>我是来证明: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真相,
>就永远有人愿意听见。”
飞机穿越赤道云层时,她翻看木盒中的物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断裂的情感,一次迟来的回应。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年来,她所做的从来不是“修复系统”,而是**重建信任**??让人相信自己的声音值得被听见,哪怕微弱如尘。
抵达南极基地时,暴风雪正肆虐。
科研人员带她深入地下三百米,来到那个冰封结构面前。它通体漆黑,表面流动着类似神经突触的脉络,中心部位微微起伏,宛如心脏搏动。仪器显示,它的频率与全球共感网络呈现出惊人同步,尤其在人们表达强烈情感时,它便会共振增强。
“它在学习。”首席科学家说,“而且……它似乎有目标。”
“什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