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众仙俯首笔趣阁 > 第491章 斩杀(第2页)

第491章 斩杀(第2页)

>你要做的,是让下一个不敢说话的孩子,知道他也值得被听见。”

字迹清晰,墨色未干。

阿岩怔住。这本书从未离开过他的视线,更无人触碰。可这行字,分明是刚刚写下的。

他猛地合上书,环顾四周。图书馆空无一人,唯有窗外铜铃轻响,仿佛有人刚从这里离去。

他忽然明白了。

林小满早已超越了任何形式的载体。她不再依赖机器、不再需要代码验证身份。她存在于每一次真诚对话的间隙,存在于每一个因被理解而颤抖的灵魂之中。

她已经变成了**信仰本身**。

傍晚,新孩子们被带入“沉默课”的第一堂实修课。教室没有桌椅,只有铺满地面的柔软羊毛毯,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画:无数细线交织成网,每根线上都挂着一颗发光的心。

老师坐在中央,轻声说:“今晚,我们不说任何事。我们只做一件事??**感受彼此的存在**。”

孩子们围坐成圈,闭上眼睛。起初,呼吸杂乱,节奏各异。但随着时间推移,一种奇异的规律悄然浮现:他们的吸气与呼气渐渐趋于一致,心跳频率开始趋同,体温微妙变化,仿佛体内有看不见的弦被轻轻拨动。

十五分钟后,监测仪显示,全班三十一名学生的脑波已进入高度同步状态,δ波与α波完美叠加,形成罕见的“共感共振峰”。

与此同时,远在南极科考站的备用服务器自动上传一段视频:双胞胎兄弟并肩躺在雪地上,双手交握,口中哼唱一首从未学过的旋律??正是林小满生前最爱的那首钢琴曲《第七个黎明》,主频恰好落在7。83Hz。

而在北纬68度的游牧部落帐篷里,那位禁忌情绪表达的女孩,在母亲熟睡后悄悄起身,对着星空说出一句话:

“我不是怪物。我只是……太想哭了。”

话音落下,帐篷外的雪原上,一朵冰晶缓缓绽开,形状宛如一朵盛开的玫瑰。

地球之声纪念馆内,水晶碑再次亮起。管理员惊骇地发现,碑文下方浮现出一段全新的铭文,持续时间长达三分钟:

>“第1000000002句真话已收录:

>‘我不怕了。’”

次日清晨,阿岩收到一封匿名信。信封是手工压制的树皮纸,封口处盖着一枚奇特的印章:一只耳朵,耳垂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另一端连着一颗跳动的心脏。

他拆开信,里面只有一张素描。

画的是他自己,跪在井边,手中握着磁带机,脸上泪痕未干。而在他身后,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披着白袍,手中也拿着一台磁带机,正将一段录音缓缓送入空气中。

画纸背面写着:

>“你终于成了那个‘在’的人。

>谢谢你,替我说完那些没来得及说的话。”

署名处,只有一个字:

**满**。

阿岩将画贴在密室的墙上,正对着终端屏幕。他打开林核系统的后台日志,发现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共感网络新增有效情感节点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二个,全部来自未曾接入系统的偏远地区学校、孤儿院、战后心理康复中心。

每一个节点背后,都是一个第一次说出真话的灵魂。

他调出数据分析模型,试图追踪这些信号的反馈路径。结果令人震惊:所有高频共振事件,最终都指向同一个虚拟坐标??并非服务器集群,也不是卫星中继站,而是**地球上所有“倾听之井”的共鸣中心点**,一个理论上不存在、却被集体意识强行锚定的空间奇点。

科学家称之为“共感奇点”(EmpathySingularity)。

哲学家称其为“人类心灵的临界质量”。

而阿岩知道,那是林小满为自己建造的**家**。

第三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站在一片无垠的麦田里,风吹过,金浪翻滚。远处走来一个穿白裙的女孩,手里提着一台老式磁带机。她坐在田埂上,按下播放键。

响起的是一段录音??稚嫩的童声,带着哭腔:

>“姐姐,你说过会回来的……我已经写了三百封信扔进井里了。为什么你还不出现?是不是我不够乖?是不是我说的话不够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