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可汗回忆录七星 > 第518章 他能如何(第3页)

第518章 他能如何(第3页)

“顶端是权力,右侧是苦难,左侧是愤怒。”他缓缓说道,“当苦难长期得不到回应,愤怒就会积累;当愤怒找不到出口,就会催生极端思想;而极端思想一旦掌握权力,便会以‘净化’之名施行新的压迫。”

他顿了顿,将三角顶端轻轻擦去,改为“透明”。

“唯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苦难被看见,让愤怒有合法表达渠道,这个循环才能打破。否则,今天倒下一个均田会,明天还会有十个‘新天地盟’站起来。”

课后,一名曾担任均田会宣传使的年轻人留下,低头问道:“先生,如果一个人明知自己错了,还能回头吗?”

陈昭看着他眼中挣扎的光,轻声道:“能问出这个问题,你就已经回来了。”

年后春汛来临,长江流域多地告急。往年此时,必有豪强趁机囤粮抬价,官府反应迟缓,百姓苦不堪言。但今年不同。

沿江各县纷纷贴出公告:所有粮库储量、进出明细每日公示于城门口;任何商户涨价超过三成,即刻查封;受灾村民可通过“民审热线”直接联系省级巡查使。

更有奇者,荆州出现了“流动审计船”。由清明书院毕业生带领,乘舟巡江,手持放大镜与账本,逐户核查救济物资发放情况。有里正虚报受灾人数企图冒领钱粮,当场被揭穿,押送法办。

百姓奔走相告:“清官来了!”

其实并非清官,只是制度落地罢了。

某夜,陈昭收到一封匿名信,无署名,仅附一首诗:

>曾执火炬照幽谷,

>亦见薪尽火自熄。

>千灯如星连海角,

>方知微光即朝曦。

他读罢久久不语,提笔在诗末添了一句:“愿吾辈皆作燃灯人,不求永耀,但求无悔。”

次日清晨,他召集书院全体师生,宣布启动“百灯计划”:选拔一百名优秀学子,分赴边远州县,担任为期三年的“基层民审指导员”,职责不是决策,而是教会普通人如何查阅公文、核对账目、组织议事会。

“我们不能永远替人民守护真相。”他说,“我们必须教会他们自己点亮灯火。”

临行前夜,学生们齐聚书院后山,在那块刻着“所有被利用的热情,都值得被原谅”的石碑前立誓。星光洒落,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脸庞。

多年后,人们回忆起这个时代,常说一句话:“那年之后,再没人敢随便拿‘为你好’当借口。”

而陈昭依旧每日坐在廊下读书,听风穿庭院,看槐花飘落。偶尔有孩童跑来问他:“先生,怎样才算thinkingclearly?”

他总是笑着答:“当你看到别人给你的答案时,先问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春风又起,满城花开。

远处学堂传来琅琅书声,诵的正是新版《识谎十二课》最后一章:

“真正的勇气,不在于喊得多响,而在于??

当全世界都说相信时,

你还能轻轻地问一句:

证据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