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
有几个人皱起眉头。
有几个人会心一笑。
笑的,自然是已经听过这法子的人。
皱起眉头的,则是心里一惊,想的是又整什么幺蛾子了。
其实早期朱元璋发放大明宝钞,极为草率,很多官员都看出了问题。
但是谁敢说话呢。
老朱自己也隐隐知道有问题,但是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没铜又没银,他老朱也只能硬上。
直到遇见了朱安宁。
朱安宁给出的锚定宝钞的法子,其实非常简单,却又如此地有用。
他老朱没有银两去锚定,但是现在即将有粮食了啊!而且最重要的是,锚定粮食后,好像可以整一整那些异族啊,这才是关键!
这事,可以整!
朱元璋笑呵呵地,用手指点了点朱标。
“标儿,你来说,反正这事情以后也是你管。”
对于老朱的指指点点,朱标多少是有些无奈的。
什么都他管,他直接坐那位置好不好……
不过说真的,当皇帝可真累啊……以后自己的子孙会不会也这般苦逼呢?
朱大儿同志,叹了口气,走到了台前,扫视了一眼下面的众臣,开始解释这件,其实他已经和老朱盘算了很久的事情。
粮仓早已建好。
锚定宝钞需要的粮食重量也已经确定。
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只用稻米和小麦去锚定。
对于不同年份的,不同品质的粮食,他们甚至还设计了些价格上的区别。
只是他们也知道,设计很美好,到时实际操作起来,估摸会很骨感。
两父子就是因为这江南贪腐案和粮草数量始终是比较紧缺的这个问题,而迟迟不敢推动这宝钞一事。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怕了,只需要两季,有两种新主粮加入,粮草数量理应能得到极大的补充,他们必须要在此时动手。
与此配合的的,还有对六部和一些基层官僚的清洗……这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因为战争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
朱元璋和朱标迟迟没有想好,该用谁去替代这么一大批官僚,这件事情始终困扰着他们。
特别是朱标,他一直觉得大明对于地方的管控力度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而对于杀不杀,他们两父子倒是难得地统一了意见,查清楚的了,都该死,一个都跑不了。
但是替换的人,真是难搞。
他们现在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反正这大明宝钞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再拖了。
大明宝钞的推行,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事关边疆!他们继续配上朱安宁的搅屎棍之策,其实也就是离岸制衡的法子,快速稳定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