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之扶摇河山百度 > 第六百二十七章 荣辱彰天心(第2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 荣辱彰天心(第2页)

会试乃国之抡才大典,即便他是天子,也绝不会去操控做伪。

否则就是朝堂文官和天下士子为敌,难逃昭昭史笔,落得昏君之名,只怕连龙椅都要坐不稳。

……

嘉昭帝从贾琮身上收回目光,望着宝座玉阶之下,数百官员宫士,心中生出几分踌躇之意。

说道:“本次春闱会试,诸位爱卿殚心竭虑,任事辛劳,为国伦才,朕心甚慰。

入殿诸贡士,举业艰辛,跻身会试,名列皇榜,皆为学精深之辈,国之储臣,世之栋梁。

诸贡士入殿比试,珍之重之,严思深虑,朕望尔等尽展才学,为国献策,不负朕望!”

大殿上三百多贡士,大多都是白身学子,像贾琮这样面圣多次的贡士,三百人中大概找不出第二个。

因此,第一次进宫面圣贡士,竟得圣君当殿勉励,自然个个感激涕零,纷纷下拜谢恩。

等到嘉昭帝御示众人平身,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宣读殿试诏书。

诏书之中阐述殿试为朝廷选材大礼,社稷之重,万民瞩目。

本次殿试圣君御临,以下读卷官、受卷官、印卷官、掌卷官、弥封官、监视官等为何人,各承担何等要务。

说明殿试所依礼法,贡士需谨守各类殿试规则禁忌,殿试答题起止时辰,以及殿试之后阅卷所需时间,开榜点选册封日期等等。

王士伦身为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魁首,自然对宣读圣旨之事,驾轻就熟,声韵晓畅,抑扬顿挫,声震殿堂。

殿中贡士听着王士伦宣读圣谕,人人心生庄严之感,特别是听到看榜点选册封之事,个个热血沸腾,都涌起青云夺魁之望。

王士伦宣读诏书之末,便是本次殿试的策论之题,原则上殿试策问之题,是由皇帝亲自拟题。

但实际操作之中,都是三大会试主考官执笔,但殿试策问的题意,必定是天子心意,不过是臣子依照圣意拟写定稿。

……

大殿之中,王士伦宣读完圣谕,开始宣读嘉昭十五年殿试天子策论,语音在皇极殿盘旋往复。

殿试策论关系三百贡士最终及第名列何等,人人都是全神贯注倾听。

制曰:朕仰承天眷,奉继宗社,统御海宇,夙夜勉励,未敢懈怠,以愧家国之重,于兹十五年余。

御临之始,选才唯贤,澄清吏治,施政宽民,欲使国有丰饶之象,民有得益之乐,而后皇政毕修,群生克遂,社稷大治。

自元年始,国计日盈,诸政得施,比之先辈,略有新丰。

然吏治繁杂,肘腋之忧,腐弊之灾,大祸未生,小患未绝,于兹数年,图治弥殷,厥效未睹,其故何也?

自从嘉昭十二年始,北至边镇九地,南达富庶六州。

文臣任事,恪尽圣贤之道,有忠胆利国之辈,亦有枉法谋私之徒。

武将护国,秉承忠勇之志,有戍边平番之勋,亦有兵武祸民之枭。

阴弊佞臣,贪风不息,诛求下吏,以奉上官,糜烂从生,遂使不肖有司,祸连民生生难,何法可革其弊耶?

朕简任贤良,共襄治化,如何当用其才,如何当称其职,其行何也?

尔多士详切敷陈,朕将亲览焉。

……

王士伦读完殿试策论制题,整个皇极殿陷入一片静默之中。

入殿贡士虽有三百多人,但身处天子鼻息之下,他们不要说喧哗议论,连大气都不敢多喘,唯有人人低头冥思苦想。

而在场数十位殿试执事官员,除了三大主考官参与殿试制题拟笔,对试题内容知之甚详,其他官员也是首次知晓题目。

众人脸上表情各一,但他们都有相同的想法,当今圣上不愧极度务实之君,以至被一些士林老臣,暗贬有少文之瑕。

单单看圣上钦点的殿试策问,观其题意,就可知是何等切中时务,完全参知近年政事,直问吏治应对之策。

题目之中提到自嘉昭十二年以来,发生在北至九边,南至江南,涉及吏治的诸般事迹,只是言简意赅,并未完全指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