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西沉,鸦鸣鹊噪。
暮色从远山外暗暗袭来,高大古老的城墙,一会儿青灰,一会儿深赭,悄无声息地转换着颜色。
在房屋投下的阴影里,一个身姿颀长、戴着黑色半脸面具的年轻人,正大步流星地朝着一座民信局走去。
此人正是顾旭。
自从离开“青冥”组织的秘密分部后,他一路向北,穿过泽州府、潞安府、沁州府和辽州府,来到了三面环山的晋阳府。
这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城池。
墙上贴满了他的通缉令,街道上随处可见手持武器巡逻的修士。
不仅晋阳府的情况如此。
几乎大齐的每一座城池都呈现出这样的景象。
所幸洛司首考虑周到,送给了他这张能够屏蔽法术、断绝因果的面具。
只要戴上面具,他就算在街道上大摇大摆地行走,也不会有人把他认出来。
于是,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他白天都戴着面具,一旦真元充盈,便操纵“星盘”,构建空间通道来赶路。
待到夜里,为了避免副作用,他便寻个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躲藏起来,摘下面具,静静地修行。
“书上说的没错,”顾旭感受到自己飞速增长的真元,心头默默想道,“在大荒的修行体系里,境界越高,对‘道’的领悟就越发重要。”
按照书中的说法,第四境“望乡台”的要义,在于回首凡间,体会红尘烟火与人生百味;而第五境“孟婆亭”,则需要斩断一切羁绊,从凡尘中超脱出来。
为了“超脱”,大齐修士们想出了各式各样的法门——比如闭死关,比如自虐苦修,比如远行历练……以及最简单粗暴、最为人所熟知的“斩七情”。
顾旭并没有刻意去寻求破境之法。
但他近日的经历——
从辉煌跌落谷底,失去了地位与荣誉,也切断了许多原有的社会关系。
无疑与“孟婆亭”的奥义悄然吻合。
可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算是在这四面皆敌、前路难卜的逃亡生活中,给了他一点小小的慰藉。
…………
顾旭在晋阳民信局的门前停下脚步。
他心念一动,从“闲云居”中取出了一個长度近一米的沉重包裹。
包裹中装着一个刀匣,刀匣中装着时小寒的“昆吾刀”。
“洛水大会”那天,由于时小寒受了伤,行动不便,顾旭就曾暂时替她保管这件武器。
他原本计划着,等到战斗结束后,就去她的宅邸,把“昆吾刀”还给她。
不料两人刚一分别,顾旭就从万众瞩目的大会魁首,变成了全国通缉的叛国逆贼。
在大齐朝廷的严密追捕下,顾旭再也没有机会前往时家的宅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