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这是给高岗翻案。其实不然。高岗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其最主要的错误就是反对刘少奇;随便传播小道消息,扩散中央内部,特别是毛刘之间的意见分歧,讲了不少出格的、不利于团结的话,以及在生活作风上极度腐败等等。但其错误的性质是不是反党,是不是“篡党夺权的阴谋家、野心家”,还须有更多的事实依据。对待历史,应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凡是搞错了的,就应当让历史还其本来面目,让后人能以史为鉴。这样的历史纠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不仅是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人,即使是一般具有正义感的人,也应该做的事情。
或许还有人说,这是反对共产党,反对毛泽东。这更是乱打棍子。一个政党或领袖的威望,绝非靠护短而获得。所谓以史为鉴,不仅仅是歌功颂德,还必须包括对惨痛教训的反思。况且,本书并非全面总结评价中共和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只不过是披露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情与剖析其发生的因由而已。倘若我们党能够认真反思这一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则不但不会失其威望,反而会更显其伟大英明。那种动辄挥舞“反党”、“反毛主席”的大棒,稍言不是,就把人打“死”的作风,于党、于国、于人、于己绝无益处,还是收起来的好。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当年在高岗身边工作、生活的人们和知情者,是他们以极大的勇气,不避嫌疑,出于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维护历史的真实性,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
倘若这本书能通过高岗事件给人们以启示,以借鉴,笔者即当十分欣慰了。
2006年 5月
目 录
第一章 管教期间
一、接受管教
二、被管教的日子
(一)稳定情绪
(二)准备检查
(三)反省、检查
(四)在期待中煎熬
(五)紧张绝望
第二章 反省检查
一、与刘少奇的关系
二、反刘的主要言行
(一)接班人问题
(二)散播流言蜚语
(三)关于党史和“八大”代表
(四)“八大”政治局委员名单
三、“反对周恩来”
四、对干部有宗派情绪
五、吹、装、偷
六、与洋人的关系
(一)在东北,三次去苏联
(二)“与洋人密谈三天三夜”
(三)“挑拨离间”和情报问题
(四)关于柯瓦廖夫
(五)李越然的揭发
七、生活作风
八、写下违心之词
第三章 经济内阁
一、五马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