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便到了腊月中旬,杨庆亮早在月初就给商号和马帮的人放了假,临走前都发了红包。
每个伙计接到红包后都喜笑颜开,特别是刘全,杨庆亮给他封了三百两银子做红包,他盯着红包,眼睛都放光了,脸上一片兴奋的陀红,像是喝醉了酒一样笑着。
杨庆亮交待刘全安排好商号留守的人员,并吩咐给留守人员多发一个月的工钱。又吩咐其株和乔大壮要照顾好骡马,定期派人牵出来遛遛,也承诺给与这些人多发一个月的工钱。
马帮能够如此顺利地步入正轨,其株功不可没。所以,杨庆亮还专门找其株谈了一番话,一方面是夸奖他、鼓励他,另一方面则是向他做出了一个承诺。
其株在明正土司官寨的时候,与土司夫人身边的一个侍女卓玛相恋,但他们两个都是囊生身份(世代家奴),完全没有婚姻自主权,特别是现在他又被送给了杨庆亮,来到了蜀地,两人更是天各一方。
杨庆亮便向他承诺,明年开春之后,他将会给土司少爷去信,让土司少爷帮忙给他说亲,赎身费则由他来出。
其株听了这话,感动万分,当即行了藏人的五体投地大礼,并表示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服侍杨家。
安排完这些事情,杨庆亮又到张松华那里走了一趟。
张松华客居雅州,因为逃难时较为匆忙,所以没带多少银钱,家口又多,花销较大,手头窘迫,中秋节的时候,杨庆亮又送给他一百两银子,想着临近年关,便又带来二百两银子。
恰巧张松华的叔父和两个堂弟都在张府,杨庆亮先向他叔父问了好,又与他的两个堂弟张松本、张松业打了声招呼,然后便与张松华聊了起来。
张松华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二百两银子,略带羞愧地说:“愚兄受之有愧啊!待明年春天,我便回老家将田地宅院处理了,到时再将银钱还你。”
杨庆亮摆摆手:“送你便是送你了,还说什么还不还的。广元那边情况还不是太稳定,你就不要回去了。再说,你这样急着抛售田产,价格会被压得很低,实在不划算。我有商号马帮,不差这点银子,你若是缺钱,只管开口。”
“这如何使得……”张松华扭捏道。
杨庆亮笑道:“呵呵,我看你也不好意思跟我开口要钱。这样吧,我派人每月给你送六十两银子,你安心在雅州住着,不要回去贱价处理田产了。”
张松华叹道:“杨兄弟急公好义,张某实在是无以为报……”
“咱们也算是患难之交了。”杨庆亮开玩笑说:“等我做了千户,你就报答我做我的幕僚吧!”
张松华正色道:“但有所差,敢不从命!”
临走之前,张松本提出来想到广联商号里谋个差事。虽然张松华也给了他一些银钱,但他也不能因为生活费用每月都跟他堂兄要钱,而且他堂兄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本来雅州商号店家多如牛毛,像他这样读书识字的人不会缺少工作岗位,但因为他是外地人,找不到保人,所以合适的工作较为难找,现在暂时只能替人抄书赚点钱来补贴家用。
杨庆亮答应了下来,让他做个账房,月银五两。
张松本喜滋滋的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