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的收入太不稳定,除非出海,捕捞到珍稀鱼类,不然一家人的生活也仅仅是温饱罢了。除了仙草干的收入,还有芋头的收入,芋头真是有多少挖多少,要不是宁淮又信心在一个夏天把东西卖完,还真是不敢买太多。
之前吹牛的一千斤没买到,凑了个六百斤,宁淮给了土豆的价格,也让渔民们喜上眉梢。
至于最后的椰子,是按照个数收购的,一文一个,这些孩子一天就能抱十多个回来。
一边给钱,一边装车,宁淮忙的不亦乐乎,海崖镇却来了位贵客。
‐‐就是那位刚上任的县令。
还是拖家带口的来的。
镇长和宁淮说了声,就去前面迎接县令去了,镇民都排队等收购,谁也没动。
&ldo;大人。&rdo;镇长还未鞠躬,就被扶了起来。
&ldo;何叔,你这样,我爹估计要骂我了。&rdo;年轻的县令一叹气,弯腰把镇长扶了起来。
&ldo;你……你是?小瑞!&rdo;
&ldo;是我,何叔。&rdo;姜瑞以前就是海崖镇的,不过他父亲却是国都的,他十岁时母亲去世,他就被姜家接了回去,如今他又回来了,&ldo;这是我夫人和孩子。&rdo;
姜瑞花了十五年,才脱离国都的漩涡,夫人也只是家中庶女,两人并不被看中,才能安稳的下放到偏僻的海山县来。
&ldo;何叔。&rdo;姜夫人向镇长问好。
&ldo;回来好,回来好。&rdo;镇长眼睛有些湿润,&ldo;今天就留在叔家,明天陪你去给青侄女上坟。&rdo;
姜瑞回来的原因之一,他母亲的坟就在海山县。
&ldo;何叔,镇上来人了?&rdo;姜瑞问。
&ldo;是啊,来了个商队,要收仙草干和芋头,还有椰子。&rdo;
&ldo;镇上收成好吗?&rdo;
&ldo;还不是和以前一样,看天吃饭。&rdo;
&ldo;他们给的什么价?&rdo;
&ldo;哎呀,这个价真是……你何叔都感觉自己占便宜了。&rdo;镇长把宁淮的价格说给姜瑞听,也让这新来的县令看到了一条路,改善家乡生活的路。
看到热火朝天的收购场面后,姜瑞更是下定决心,要帮乡亲们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