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时候,当一位科学家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一股使命,如孤筏重洋,像电光石火之时。
这大概代表他受到了真理的冲击,思想上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蜕变。
然后,整个人就开始不断攀爬向上。
袁龙平就是这样。
因为发现了杂交水稻的事,他马不停蹄的去找金老师,但却没找到人。
好在他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去京都,找一个叫鲍奎的人。
为了这事儿,他马不停蹄去了首都农科院。
结果刚一去就遇到了一群人。
不,是一群张嘴就能把他震撼到的专家。
紧跟着,观众就看到很多穿着破破烂烂,明显像个农民一样的人,却能从嘴里说出很多和农业知识相关的东西。
这才知道能够来到首都农科院的这帮人都不是凡人。
这帮人里随随便便一个农民,说不定就是哪个省里顶尖的专家。
结果这群人到开门大爷嘴里就成了不务正业的。
好在袁龙平脑子活转的快,这才没被大爷看出破绽。
成功见到了鲍奎。
结果见到之后,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被对方完美回答,然后说行业中已经有人解决。
提了一个又一个。
都是人家已经解决,只是你们不知道。
这才让观众知道信息对等到底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因为这事,袁龙平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也更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好在他没有放弃,最后和这个潘老师去了农科院的图书馆。
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很多和杂交水稻有关的知识。
并为自己培育杂交水稻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
学习了充足的理论基础之后,他就要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临走之前,潘老师跟他说:世间万物本性难移,杂交即是要以其本性,增其内在。
这话在袁龙平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也让众多观众明白,科研的道路总是艰难且曲折,很多事看起来像是碰运气成功,但在运气之外,更多的还是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在支撑这一切。
然而除了知识的支撑,爱人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听到追邓哲的人很多的时候。
袁龙平慌了。
他求自己的同事,让他跟媳妇说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邓哲约了过来。
还念了首诗。
穿越凄风苦雨
觅尽南北西东
蓦然回首
斯人却在迟尺中